徐根竹,西陂乡大洋村人,1916年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县一个贫苦雇工的家庭。他不满10岁,扛长工的父亲就离开了人世间。为了糊口,母亲只好带着他寄居在亲戚家里。他无钱上学读书,便给地主放羊,12岁时又到一家纸坊当学徒。地主的残暴,纸坊老板的狡诈,使他自小就觉得这世道不平,并厌恶这些吸血鬼。 193...[详细]
续范亭,名培模,字以行,号恕人,1893年11月27日出生于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一个中农家庭里。 续范亭童年入私塾,后到族兄续西峰办的宏道镇两级小学堂读书。1909年考入太原陆军小学堂,就在这一年他加入了孙中山组织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族...[详细]
徐昌熙,又名徐鸿昌、徐学贤,1909年出生于广西横县龙门乡(今属南乡镇)桐油坪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徐昌熙曾就读于龙门中心小学,1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灵山县灵山中学,毕业后回到龙门中心小学任教师。 1934年春,徐昌熙被推荐参加在广西武鸣县举办的广西行政人员训练班,年底回来后除继续在龙门中...[详细]
谢葆真(1913~1947)女。原名龙宫,葆真亦作宝珍。杨虎城将军的夫人。陕西咸宁东耳窝坊(今属西安市碑林区)人。1923年秋入西安女子模范小学上学,后因家贫辍学。1927年2月,西安妇女协进会推荐谢参加中山学院妇女运动班学习。不久,冯玉祥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在西安招收女兵,谢报名参军,...[详细]
谢砚林,1923年出生于辽宁省复县(今瓦房店市)谢屯镇谢屯。谢砚林的家,在祖父那一辈,是个富户。到他父亲这一辈的时候,家境就衰落了,父亲靠摆摊点,再兼为人家代写书信、写呈子赚得的微薄收入,维持全家五口人的生活。 谢砚林9岁上学,因为家中生活困难,念了五年就辍学了。18岁那年,为了躲避当“国兵...[详细]
谢士炎,又名赵光熙,1913年4月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新桥乡田垅村。 他幼年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成人。1927年7月,在白山高小毕业后,先在岳北板仓补习班学习。这时,北伐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他十分向往这铁马金戈的战斗生活,于同年随在国民党军界任职的伯父来到南京,先后考入工程兵学校和陆军大学...[详细]
谢兰英(1918—1947),女,陕西榆林县榆河峁人。与河南籍柴某结婚。民国30年(1941)逃难至延安,次年入伍,在八路军延安被服厂工作。民国32年(1943)调定边驻-三旅供给部。民国36年(1947)春,马鸿逵部攻占定边,谢兰英未随机关撤离,以一般居民身份,转入地下工作,搜集并传递情报。因...[详细]
谢北垣(1877~1947年),字光斗,北门圣祖街人。清光绪年间季科秀才。清末诏安兴办官立丹诏高等小学堂,谢北垣被推选为学堂膏伙董事。后为了给诏邑修志存史,他举荐并协助吴梦沂纂修《诏安县志》和《诏安乙丑屠城记》。闽省督军李厚基赏识其学问文章,拔擢为闽军总司令秘书兼监印官。任职期间廉洁自守,颇有政...[详细]
谢白浪,原名谢鑫,又名金、聘,1905年11月1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高塘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稍懂事起,他帮父兄劳作,常在浏阳河畔的堤洲上放牛,在河中游泳,放牛娃们都佩服他水性好。 高塘是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的故乡。白浪上小学时,立志要学黄兴,做一个反封建、争民主的人。后来,他考入长沙师范学...[详细]
萧振瀛(1890~1947)抗日将领。字仙阁,吉林扶余人。1912年考入吉林政法专门学校。l920年任吉林省田赋管理局局长。1922年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1923年回吉林组织民治促进会,因触怒当局被解散。1924年去西北。1926年,率民众团参加五原誓师,被委任为宋哲元之西路军军法处长。1930...[详细]
夏农苔,乳名莱轩,原名降台,字伯牙,号琴父,1911年出生于湖北武昌市一个资产阶级家庭。1917年进入湖北高等师范附属小学读书。该校民主革命空气较浓,夏农苔耳濡目染,回到家里,便组织起十多名儿童,扛着木棍,喊着口号操练;把在学校学到的歌曲“打倒列强”、“送别”、“儿童团歌”等带回家里教唱,还创办...[详细]
项明全(1929-1947年)出生于阿城县城车站街一个工人家庭。1945年参加东北民主联军,后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纵队五师十三团当战士。在战场上他不怕牺牲,英勇杀敌、被提升为班长。1947年12月31日,在解放彰武县城的战斗中,为给主攻部队开辟前进的道路,他率领战士用刀劈开敌人据点的铁丝网,就在...[详细]
项鸿国 (1913—1947),又名项强,洵阳县蜀河镇人,出生于小商人家庭。幼年在蜀河初级小学读书,1928年考入陕西省立第一中学,毕业后于1932年考入北平宏达学院,1934年毕业回蜀河,在蜀河小学任音乐、英语教师,经常教学生唱“打倒列强、除军阀”和“-三部”等进步歌曲。1937年土匪刘...[详细]
夏理逊,全名叫蒂尔圣·来孚·夏理逊。1888年1月7日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蒂尔圣堡市的一个贵族家庭。其曾祖父乔治·夏理逊是蒂尔堡市的创立者,祖父爱德华·夏理逊是这个城市的第一任市长。夏理逊天生聪明好学。上小学、中学时,成绩优秀,考大学,一试中榜,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医术。毕业后,为求技精艺湛,又...[详细]
吴志满(1897~1947年),原名记满,别号耕夫,泉州新门外黄石村(今属浮桥镇)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生。幼年过继其叔父为嗣,在家乡念过几年私塾。光绪 三十四年,随养父到台湾基隆开小杂货店。几年之后,小杂货店收盘,吴志满回泉州。不久,随胞兄到印尼泗水谋生。 吴志满初到印尼,先...[详细]
吴云鹏,原名学海,1916年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一个电讯工人家庭。少年时期随父在武昌读书。1935年考入武昌乡村师范学校。同年12月参加一二九学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武昌、汉口等地从事 、 工作。 1937年11月,中共湖北省委鉴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作出决定,从武汉选派一批德才...[详细]
吴世霖,小名钟长,化名吴光,吴文忠,号雨生。1917年5月18日出生于云南省罗平县板桥镇一个贫农家庭里。 1926年9月,吴世霖进入罗平县板桥小学读书,在校期间,他刻苦攻读,勤于思考,品学兼优。193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板桥小学。后因家境贫困,不能继续升学,就在家帮助母亲做糕饼生意。193...[详细]
吴屏周,1916年出生于安徽省巢县罗家巷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由于家里贫穷,他只上了几年学,-中途辍学。19岁时离开芜湖职业中学去淮南铁路局做工,后来当上了火车司机。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教育和影响下,他开始懂得了革命道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关头,吴屏周忧心如焚,怀...[详细]
吴成美(1888—1947) 洛南县高耀乡会仙台村人。 吴成美出身于农民家庭,青年时曾当过兵,后又办起私学。 民国23年(1934)12月下旬,红二十五军长征入陕来到会仙台村。47岁的吴成美看到红军是解救穷人的队伍,便主动让妻子为红军烧水做饭,并把自己的学生张忠福、吴开银送去当了红军。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