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横县人物

徐昌熙

[公元1909年-1947年]

徐昌熙为[公元1909年-1947年]

  徐昌熙,又名徐鸿昌、徐学贤,1909年出生于广西横县龙门乡(今属南乡镇)桐油坪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徐昌熙曾就读于龙门中心小学,1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灵山县灵山中学,毕业后回到龙门中心小学任教师。
  1934年春,徐昌熙被推荐参加在广西武鸣县举办的广西行政人员训练班,年底回来后除继续在龙门中心小学任教外,还兼任龙门乡副乡长。当时从贵县(今贵港市)到横县隐蔽的中共党员黄克家被安排在龙门中心小学任教。在黄克家的影响和引导下,徐昌熙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书籍,拥护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的政治主张,从此披荆斩棘走上革命的征途。在龙门中心小学,徐昌熙同黄克家一道,购买了三四批进步书刊供应给师生,积极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宣传中共救国救民的政治主张,培养了一批进步的教师和青年。
  1936年徐昌熙调到横县附郭镇(今属横州镇)任副镇长兼民团督练官。当时,附郭镇镇长是中共党员陈登省。徐昌熙在附郭镇结识了很多进步人士和革命同志,并积极参加党的活动。同年由陈登省、梁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初,徐昌熙又调到横县民团司令部任教官。同年秋,徐昌熙到南宁西乡塘广西民团干部训练学校学习。1938年秋,学习结束后,徐昌熙被调回龙门乡任副乡长兼任龙门中心小学校长。
  1939年,徐昌熙又通过党组织秘密推荐打入国民党横县政府,在横县农村合作金库任指导员。在任职期间,徐昌熙积极下乡发动农民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降低利息贷款给农民发展生产,并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利用合法身份,下乡发动农民开展“二五”减租、减息、退押运动。同年秋,中共广西省工委委员黄彰曾到徐昌熙家所在的三兴桐油坪村召开农民代表会,领导反对封建地主的剥削。“二五”减租开展得有声有色。
  徐昌熙早年丧父,母亲省吃俭用,也买了20多亩田地。徐昌熙劝母亲种十多亩够吃就可以了,其余收些低利息退给农民耕种,母亲没有怨言,同意了。为了便利党的活动联系,徐昌熙要求母亲拿出资金在南乡街开“友诚”商行。母亲积极支持,“友诚”商行成为中共的地下秘密联络点。善良的母亲在儿子的影响下积极支持革命,黄彰、莫平凡、杨烈等中共地方领导人,还有许多不知姓名的革命同志常到他家住,不论住多长时间、多少人,母亲、妻子都热情招待,逢年过节还特别做糕点加菜款待,还多次为党的领导人送信,购买0弹药支持游击队。后来,徐昌熙的母亲被 派捕入牢房,也只是说来往人都是生意人,没有说出任何一个党的同志,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坚强意志。
  1941年8月,在省工委委员黄彰领导下,横县撤销县委,成立特别支部,徐昌熙当选为特支委员。党组织派徐昌熙以合法身份,长驻龙门乡,指导上南地区(横县郁江以南的飞龙乡、龙门乡、独灵乡、同宣乡,今属飞龙、南乡、新福三乡镇)的地下革命工作。徐昌熙在龙门中心校成立党小组,通过党组织活动,教育发动群众,串通全乡的村长、教师、乡民代表、地方人士,利用控告方式,先后打倒三任顽固 的乡长、副乡长,扶持进步民主人士执政,使乡村政权为中共控制和利用,以利党的活动。很多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不断到龙门中心小学或村小学校任教师,并在徐昌熙领导下开展革命活动,经常领导学生上街头宣传、出墙报、--、喊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污吏!”震动龙门乡各阶层,农民都拍手赞成。
  1943年,广西发生一一五事件,国民党横县当局要抓徐昌熙等人。徐昌熙事前得到消息,出走来到南路(今钦州一带)小董小学当教师。1944年6月,进步民主人士张树椿到横县任县长。通过中共党组织做张树椿的思想工作,徐昌熙重新返回公开活动。
  1944年秋,侵华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中共横县党组织积极响应省工委“发动游击战争、武装保卫家乡”的号召。党组织通过国民政府组织战时工作队,深入各乡村发动群众组织抗日突击队,徐昌熙(化名徐鸿昌)发动上南地区群众抗日,号召群众不要做-奴,有钱出钱,有 出 ,组织了150人 的队伍,命名为“东南抗日自卫大队”,亲任大队长。年底日军入侵横县,徐昌熙带队同横县各乡抗日自卫队联合在四排岭一带阻击日本侵略军,狠狠打击了侵略者。
  1945年6月,横县党组织撤销特支,成立县委,徐昌熙当选为委员,下半年,横县第五届临时参议会届满,正式成立参议会。当时竞选第一届参议员,成为党与顽固派斗争的焦点,县委指示各乡党支部(小组)积极开展工作,推选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通过龙门乡支部的串联活动,11月选举结果,徐昌熙被选为第一届县参议员。徐昌熙又通过合法的身份开展地下革命活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妄图独占革命的胜利果实,为发动内战,公开-反人民,加紧对人民0备战,大量“征粮、征税、征兵”。人民群众生活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共又领导群众开展反“三征”和“求生”斗争。徐昌熙组织上南地区群众成立“求生”斗争会,教育群众以“一拖二欠三躲避”的办法反抗国民党政府的“三征”,动员群众疏散粮食,以躲避国民党政府征粮、征税,号召青年在征兵时跑上山,躲避征兵。组织群众偷割 地主的稻谷,解决农民的困难。长期以来,徐昌熙频繁穿梭于“三四五”的地下交通线上,“三四五”交通线就是三兴、四和、五合三大行政村连接的道路。旧时有个贼头叫做“三四五”, 派称徐昌熙他们为“三四五匪帮”。“三四五”交通线是中共在横南地区最安全的交通线之一。
  1945年至1946年上半年,徐昌熙除了在横南地区活动外,还根据县委指示深入横县西区指导“三征”和“求生”斗争,成为当时的“红人”,身份已暴露。在横县,徐昌熙的目标太大,1946年秋,中共广西省工委调徐昌熙去桂西地区工作。
  在桂西,徐昌熙又化名徐学贤,以教师职业掩护,参加领导桂西地区的革命工作,和中共右江领导小组组长区镇、中共万冈中心县委书记黄宝山一起重点活动在万冈县七里山区一带。以革命同盟会为主要形式,组织群众开展反“三征”斗争。在反“三征”过程中,党组织把进步青年组织起来,建立青年同盟会,宣传革命道理,灌输武装反抗国民党政府的思想,从而使青年同盟会变成进步的地下武装组织。1947年4月中共桂西南特派员覃桂荣向右江领导小组成员传达省工委横县会议精神,主要内容是“积极准备武装起义,广泛发动游击战争,创造游击根据地,摧毁 政权,建立新解放区”,以及中共香港分局关于“放手小搞,准备大搞”的指示方针。右江党领导小组加紧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5月成立东(兰)万(冈)凤(山)起义委员会,7月成立桂西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和桂西人民解放军东方支队,徐昌熙被任命为东万支队支队长。东万支队下设团结、民主、爱国、胜利四个大队和一个直属中队。又制定了《桂西人民起义宣言》、《桂西人民革命行动纲领》、《革命群众十大纪律》、《桂西人民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革命口号二十三条等文件,系统地提出了桂西起义的目的、政治纲领、行动口号以及各项基本政策、纪律。1947年9月5日,桂西正式举行武装起义,徐昌熙率领民主、爱国两个大队和直属中队包围并攻占了万冈县城。桂西起义震惊了国民党政府,广西省保安部队一部和百色区保安队、各县警兵、民团以及地主武装联合进剿起义部队。10日,徐昌熙率民主大队开抵燕垌阻击敌增援部队,被先到达的敌百色保安队伏击。队伍边打边退,徐昌熙等21名指战员泅河时不幸被洪水淹没,壮烈牺牲,时年38岁。
  (陆如源)

同年(公元190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