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 [公元1906年-1991年]

  • 金城(1906 — 1991.9),原名金树栋,诸暨城西会村人。大革命时期,受早期共产党员宣侠父的影响,参加革命。1925年,参加“五卅”反帝-。1926年,参加改组后的国民党,在诸暨投身农-动,组织农民协会,配合北伐军做了大量工作。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脱离国民党。6月,加入中国共...[详细]

经亨颐 [公元1877年-1938年]

  • 经亨颐(1877—1938),字子渊,号石禅,晚号颐渊,别署听秋,上虞五驿乡(今驿亭镇)驿亭村人。自幼入塾读书,18岁寄住上海伯父经元善家。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参加经元善为首的上海绅商士民1231人联名电奏,反对慈禧废光绪另立新君,遭通缉,避居澳门。二十九年初,赴日本人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详细]

梁柏台 [公元1899年-1935年,人民司法的开拓者]

  • 梁柏台(1899~1935),又名殿栋,谱名佑民,字越庐、月庐、苏生,号鹤鹏、梯云,新昌查林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秉性聪慧,先后在本村双溪学堂和邻村知新学校求学,从小立志要做一个“以身付诸国,竭力以担国事,以保国家,不以私忘公”的“许国大丈夫”。1918年秋,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次年在杭州...[详细]

梁福祥 [公元1916年-1940年]

  • 梁福祥,1916年2月出生于新昌县大市聚上求村。1930年,新昌中学初中毕业后,先后在本县大市聚、西坑、前良和上虞等地做小学教师。1935年秋,在宁波鄞县教书。1936年,参加宁波各界救国联合会。8月,考入鄞县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简师班。期间,培养和发展一批救国会会员,进行抗日救国宣传。12月1...[详细]

梁国治 [清][公元1723年-1786年]

  • 梁国治(1723-1786) 清朝大臣。字阶平,一字丰山,号瑶峰,又号梅塘,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乾隆进士,授修撰,擢署左副都御史、吏部侍郎、湖北巡抚。乾隆三十四年(1769),署湖广总督,兼荆州将军。赈济灾民。三十六年,移湖南巡抚。三十八年召还,命在军机处行走。次年授户部侍郎,迁尚书。四...[详细]

李鲁连 [公元1927年-1945年,“一二·一”四烈士之一]

  • 李鲁连,原籍浙江省嵊县,一九二七年生于山东青岛。他是“一二·一”惨案中师院第一个死于国民党武装暴徒的手 之下的,牺牲时年仅十八岁。 鲁连的父亲在国民党政府的交通部门任职,服务地点调动频繁,鲁连从小跟着父亲东奔西走,却从来没有回过故乡。 鲁连六岁在青岛进小学,七岁到浙江金华,八岁到萧山,九...[详细]

李士豪 [公元1900年-1972年]

  • 李士豪,字俊卿,诸暨盛兆坞李村人。1915年,在绍兴第五中学就读时,参加了反对袁世凯丧权辱国廿一条的-。1919年夏,受五四运动影响组织参加了“国耻图雪会”,开展反帝爱国斗争。同年秋,考入浙江省立法政专门学校。1923年毕业后,回家。由于受《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和思想的影响,于1926年赴广州参加...[详细]

骆子钊

  • 骆子钊,诸暨泌湖西斗门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中共诸暨县委成立,任委员兼农民部长。1928年10月,兼任中共诸暨下北区委书记,创办农民协会和农民夜校,宣传革命道理。9月,领导下北农民兴修水利,次年建成西斗门银河闸,受益农田2.3万亩,极大地保护了下北农民的利益。1929年10月,...[详细]

吕南仲 [公元1882年-1927年]

  • 吕南仲(1882~1927)名律,字南仲。浙江绍兴人。清末附生。早年到陕西,曾任省财政厅股长,临潼、渭南、华县、华阴等县厘金局局长。酷爱秦腔,1919年就成为陕西易俗社社员,并任兼评议(即社务委员)。1923年1月被选为社长,后又任评议长,分管营业部工作。 吕在易俗社任的9年中,创作了以南...[详细]

吕少英 [公元1927年-1986年]

  • 吕少英,又名吕万夫、小李(小吕),1927年1月出生于新昌县羽林街道方塘头村。194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春,调中共嵊(县)新(昌)奉(化)县委 工作队工作。1945年10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北撤后,奉命留在新昌坚持斗争。1946年3月,任中共新(昌)北区特派员,负责恢复整顿新...[详细]

吕士才 [公元1928年-1979年]

  • 吕士才(1928—1979),1928年12月15日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县皋埠镇。他家里曾开小油烛店。10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小油烛店倒闭。1938年,日军占领绍兴,家乡沦陷,他仅读到小学3年级就失学了。为了维持生活,他14岁就到上海方斜路49号的大生烟纸店当学徒,为老板洗衣、烧饭、抱小孩、倒马桶...[详细]

吕锡麟 [公元1905年-1950年]

  • 吕锡麟(1905 — 1950.12),又名吕大钱、陈敬山、吕敬之,新昌人。1921年吕氏初级小学毕业后,入县城余庆堂药店当学徒。1924年,去大市聚镇药店当店员。一年后,进宁波养元药店工作。1926年6月,组织宁波药业同仁会,任征收股负责人。参与发动药业伙友加薪运动,推为伙友代表。8月,加入中...[详细]

马东林 [公元1906年-1928年]

  • 马东林(1906—1928),字旭初,曾用名施仁,嵊州人。从小由杭州表伯收养。由于受进步思想影响,较早具有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思想。1923年,参加了杭州工人声援“二·七”大-的宣传、募捐活动。1924年国共合作时期加入国民党,任杭县县党部农运主任、西湖直属党部委员,深入农村,宣传二五减租,成立农...[详细]

马青 [公元1908年-1989年]

  • 马青(1908—1989),原名家声,曾化名蒋福昌、陈伯平,绍兴孙端吴融小车坂人。因家境贫寒,14岁到上海一家银楼当学徒,后因不服老板欺压,到袜厂做工。1933年前后,参与发动了上海华联丝织厂工人-斗争,取得胜利,被当选为上海针织工人互助会干事,从事工人运动。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详细]

欧冶子 [春秋战国][中国古代铸剑鼻祖]

  • 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前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龙泉与湛卢剑的创始人。福州古称冶城,市北的冶山和剑池,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另福建北部的湛卢山,浙江龙泉七星井,均有欧冶子铸剑遗迹。 另一说为古代瓯江流域生活着的闽族匠人。 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先后吞...[详细]

潘景炎 [公元1923年-1988年]

  • 潘景炎,1923年10月出生于新昌县儒岙镇。1941年就读于当时暂迁嵊县长乐的省立锦堂师范学校,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5月回新昌,任中共新南区委委员。1943年2月,参加浙东区党委第一期党员干部训练班学习。6月,任中共新南区委书记。1944年6月,任中共新东南西分县...[详细]

潘念之 [公元1902年-1988年,著名法学家]

  • 潘念之,又名枫涂、湘澄,1902年1月出生于新昌儒岙镇石磁村。1919年入宁波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因思想激进,被迫离校。1921年,入上海江苏第二师范学校,一年后返宁波执教崇德小学,联络谢传民、王任叔(巴人)等组织“雪花社”,出版《宁波评论》。1923年底,经张秋人介绍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详细]

潘月英

  • 潘月英,女,又名潘富林、王志英,新昌人。1931年,进杭州缫丝厂、杭州庆春绸厂学徒。1933年,进上海美亚九厂做织工,曾参加1934年美亚绸厂大-,随后参加女青年会举办的沪西女工夜校“六百生字识字班”学习,受到革命启蒙教育。1936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美亚九厂团支部委员。同年转为中...[详细]

钱松初

  • 钱松初,嵊州长乐镇四村人。因家庭贫苦,10多岁才进新祠堂小学读书。1938年夏,进长乐党组织创办的台门学堂学习。在夜校中,他进步很快,并始懂得革命道理。是年秋,由陈布衣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地下交通工作。并参加嵊县抗敌后援会文化工作队长乐区队成立的农民剧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42年春...[详细]

钱希均 [公元1905年-1989年]

  • 钱希均(1905—1989),女。浙江诸暨人。1905年出生,1922年入上海平民女校学习。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入党,1926年与毛泽民结婚。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30名女战士之一。曾任中共中央出版部发行科科长、交通员,中共顺直省委组织科、机要科科长,中央苏区《红色中华》报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