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绍兴市> 诸暨人物

李士豪

[公元1900年-1972年]

李士豪为[公元1900年-1972年]

  李士豪,字俊卿,诸暨盛兆坞李村人。1915年,在绍兴第五中学就读时,参加了反对袁世凯丧权辱国廿一条的-。1919年夏,受五四运动影响组织参加了“国耻图雪会”,开展反帝爱国斗争。同年秋,考入浙江省立法政专门学校。1923年毕业后,回家。由于受《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和思想的影响,于1926年赴广州参加大革命,任国民党中央工人部干事、组织科主任,从事工人运动,先后在《革命工人》、《民国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武汉工人运动概况》、《五一劳动节的意义》等文章。大革命失败后,离开武汉,在上海、浙江一带开展反对国民党 的活动。1928年,被捕,后经多方营救,于1929年底出狱。
  1931年,李士豪参加了中国国民党临时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1932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科员。同年冬,任青岛冀鲁区海洋管理局总务科长。1933年夏,改任建设费征收处主任。1934年秋,东渡日本,就学于明治大学经济系。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会议决定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任中央临时执委,并任江南局书记。会后,到日本完成学业。1936年秋,回国。1937年,任浙赣铁路理事会经济研究室专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士豪先后写了《焦土抗战与敌我情势的检讨》、《抗战建国与民主政治》、《国际问题的基本认识》等文章,要求国民党政府实行民主政治。1938年春,赴汉口参加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召开的三干会议,并当选为中央委员,被委派负责浙江工作。回浙后,任浙江省抗日自卫队武义干部训练班教官。5月,回诸暨任县抗日自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政工队队长,与中共诸暨地方组织合作,组织民众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培训抗日骨干等活动。1942年5月,诸暨沦陷后,支持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千方 百计筹措粮食、药品,提供联络、帮助,为保护进步力量起了一定的作用。抗战胜利后,浙东主力北撤,国民党当局搞“自清”、“自首”,捕杀革命同志,接受地下党的指示,到县城劝诫县长、县党部书记长,保护参加过抗日的同志。1947年,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委员会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他任中央执委、常委、华东局负责人、浙江省主委,参加设在上海的农工民主党中央领导工作。其时,农工民主党组织大量物资支持浙东游击部队,并将大批知识青年送到浙东游击区和苏北的华东野战军。1948年下半年,任农工民主党驻沪办事处主任,与上海的中共党组织一起组织力量,保护当地的工厂、设备、档案,在沪、浙、鲁、冀进行策反工作。
  1949年9月,李士豪应邀参加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之后,历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华东水产管理局副局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省农林厅厅长等职。曾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农工民主党中央执行委员、浙江省主委,民主同盟中央委员。1957年,被错划为 。1972年,逝世。1979年,中共浙江省委对其 问题作了改正。有《抗日战争与民主政治》、《国防建设与抗战经济》、《中国合作事业概论》、《中国渔业史》等著作存世。(许林章 整理)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