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鉴轩 [公元1897年-1972年]

  • 张鉴轩(1897~1972) 张鉴轩,广东潮州人。幼年曾在村中私塾读书,家贫,年余即辍学。12岁,拜村中木雕匠林愚为师,随林往澄海莲阳等地学艺。年17,辞师自立,先后承担潮州市溪东祠堂等数十处宗祠宅屋的木雕装饰,声名日著。 民国23年(1934),潮州市辜厝巷兴建德馨堂,邀木雕名师肖对与...[详细]

张锦芳 [清][公元1747年-1792年,岭南四家]

  • 张锦芳(1747~1792) 张锦芳,字粲夫,又字花田,号药房,别署曲江山人,广东顺德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举,乾隆五十四年考取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他淹贯群籍,通《说文》,能篆、籀、分、隶,其诗作有名气,因而与钦州胡亦常、同邑冯敏昌被称为“岭南三子”,曾有三子...[详细]

张黎明

  • 女。广东深圳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79年参加工作,历任深圳市建材局秘书,《深圳特区报》及《特区文学》记者、,深圳文联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三级。著有长篇小说《我的一只眼睛没有流泪》、《走出边缘》,纪实散文《澳大利亚见闻录》,中...[详细]

张六

  • 笔名涛声。广东南澳人。中共党员。高中学历。1963年到海岛山村创办学校,历任南澳县下势山小学校长,县教育科研所副所长。《中华张氏通鉴》副主编。中国科协未来研究会、中国教育家协会会员,全国小学语文多思教学实验领导组成员。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系列“七彩人生”三...[详细]

张美妮

  • 笔名叶穗。女。广东顺德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论著《张美妮儿童文学论集》、《儿童文苑品评录》、《英国儿童文学概略》,与人合著《儿童文学概论》、《儿童文学...[详细]

张民达 [公元1885年-1925年]

  • 张民达(1885~1925) 张民达,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父因家贫赴南洋谋生。张出生不久,母亲梁氏病死。9岁时随叔父张福赴马来亚庇能(即今“槟榔屿”)父亲处,初进英文学校,继入方言传习所,毕业后通晓多种语言,先后在吉隆坡、芙蓉、怡保、华都爷牙、丹戎马林各埠审判厅当传译员。 辛亥革命前...[详细]

张穆 [清][公元1607年-1688年]

  • 张穆(1607~1688) 张穆,字穆之,号铁桥,亦号铁桥道人,广东东莞人。其父年近70始生张穆。 少时在罗浮山读书,漫游罗浮的山水名胜,因喜爱山中铁桥胜景,故引以为号。成年后喜诗词歌赋,好游历结友。 明崇祯五年(1632),逾南岭向北游历,足迹到达衡岳、湖湘、楚南、吴越、钱塘等地。...[详细]

张牛眼 [公元1910年-1934年]

  • 张牛眼(1910~1934年),广东省饶平县人,女。民国19年(1930年),张牛眼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参加岩下村赤卫队,参加攻打土豪和抗捐抗税斗争,并经常向群众宣传“妇女要解放”、“婚姻要平等”等革命道理。同年底,她随赤卫队冲破反动军队的“围剿”,转战饶和埔诏边境,在诏安石下、马坑一带开展游击...[详细]

张培忠

  • 笔名路威、章竹林。广东饶平人。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1984年中师毕业后在山村小学任教。1989年后历任广东省教育厅《广东教育》杂志、室副主任,广东省委组织部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中国性学会理事。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报告文学集《...[详细]

张桥生 [公元1949年-1979年]

  • 张桥生,1949年出生于广东省惠州博罗县观音阁镇。 张桥生自小便盼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军人,举起钢枪、捍卫国土。1968年他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当战士。入伍以后,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艰苦磨炼,进步很快。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历任副班长、班长、副连长、连长。 张桥生是一...[详细]

张瑞权 [公元1899年-1982年]

  • 张瑞权(1899~1981),字伯荪,号瑞泮,广州番禺沙湾人。父端甫,字正时,清代优廪生,曾任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参谋。 张瑞权少年时在广州禺山小学、南武中学读书,民国7年(1918)考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前身),攻读英文,民国11年毕业。曾先后在肇庆中学、广州南武中学任教,...[详细]

张善铭 [公元1900年-1928年]

  • 张善铭(1900—1928),又名张善鸣,西河镇下黄砂村人,出生于贫农之家。 民国7年(1918),考进大埔中学,次年进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读书。此时,正值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他与阮啸仙、刘尔崧等同学积极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投身反帝、反军阀的斗争。民国8年,“五...[详细]

张文 [公元1887年-1960年]

  • 张文(1887~1960) 张文,字香池,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出身贫苦,12岁始进蒙馆就读。清廷编练新军时,他应募入伍,来到广州,后在新军加入同盟会。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考入陆军速成学校,后又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并任同盟会保定支部军事部长,密谋起义,未成。辛亥革命后,广东组...[详细]

张炎 [公元1902年-1945年]

  • 张炎(1902~1945),又名巨炎,字光中,吴川县樟山村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 张炎出生于越南海防。民国初年随父归国,童年在故里就学发蒙,因家贫仅读三年私塾便辍学,到广州湾(今湛江市)与人打工度日。 民国8年(1919年),张炎经其堂兄张世德引荐参加粤军,开始戎马生涯,深受孙中山-影响...[详细]

张荫麟 [公元1906年-1941年]

  • 张荫麟(1906~1941) 张荫麟,广东东莞人(生卒年一说1905~1942)。早年丧父母。民国12年(1923),考进北京清华学堂。是年10月,在《学衡》杂志上,他以质疑老子与孔子的生卒年代为题,评论梁启超对老子的考证,富有精辟见解,梁赞许其才华。进入清华后,他终日埋头于图书馆,阅读与著...[详细]

张荫棠 [清][公元1864年-1937年,清末著名外交家]

  • 张荫棠(1864-1937),字朝弼,号少卿,又号憩伯,广东省新会县双水豪山乡人。清末著名外交家。 清同治三年(1864)生,出身官宦世家。其父张蓉光为清代浙江海防水师总兵,其兄张荫桓为清朝第三任驻美公使。 张荫棠早年以张灼文为名中举,在京候补。 光绪十八年(1892),捐官为内阁中...[详细]

张云

  • 张云,号子春,广东开平人。幼年丧父,靠母教养成人。民国6年(1917)毕业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民国8年考取庚款公费留法,获里昂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 民国16年(1927),张云由法国返国,任教于国立中山大学至1949年。其间先后任中大教授、天文系主任、天文台主任,理学院院长、教务长等职,...[详细]

张资平 [公元1893年-1959年]

  • 张资平(1893-1959),原名张秉声,曾用名张伟民,化名张声,广东梅县东郊乡东街村人。著名作家。 清光绪十九年(1893)5月24日生。出身书香之家,其父为前清秀才。 光绪二十三年(1897),5岁始读《论语》,9岁进本村蒙馆,10岁离开私塾,由父教读《左传》。 光绪三十年(19...[详细]

赵浩 [公元1881年-1948年]

  • 赵浩(1881~1948) 赵浩,字浩公,一名秀石,号石佛,别署牛口,斋名“无所容居”、“山南画舍”,广东台山人。赵读私塾时便喜欢绘画。曾到兰雪斋画肆当学徒,得以观摩临摹古画。17岁从王根(竹虎)学画,南宗石涛,北法马远,尤专攻院体双勾花鸟画法。20岁后致力于金碧界画。学习徐黄画法,又改习花...[详细]

赵日胜

  • 赵日胜 广东省遂溪县人。1944年开始当公厕掏粪清洁工。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怀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康”的高尚情操,以自己职业为荣,蔑视世俗偏见,不怕脏、苦、累,长期战斗在平凡和艰苦的岗位上。他所负责的厕所、街道常年保持清洁,市民称他爱厕如家。1960年6月11日,被中共中央、国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