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梅江人物

张资平

[公元1893年-1959年]

张资平为[公元1893年-1959年]

  张资平(1893-1959),原名张秉声,曾用名张伟民,化名张声,广东梅县东郊乡东街村人。著名作家。
  清光绪十九年(1893)5月24日生。出身书香之家,其父为前清秀才。
  光绪二十三年(1897),5岁始读《论语》,9岁进本村蒙馆,10岁离开私塾,由父教读《左传》。
  光绪三十年(1904),其父在家乡廖屋岗开设私塾,遂随父攻读。
  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进广益中西学堂就读。毕业后,考入梅县东山初级师范学堂。
  宣统二年(1910)9月,入广州高等巡警学校。
  民国元年(1912)夏,国民政府选考东、西洋留学生,张资平用张伟民的名字考取留日官费生,成为民国后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之一。在日本,先到东京高等日语学校学习,后进同文书院,用一年时间读完三年课程。
  1913年秋,考入帝国大学预科。一年后,由日本教育局分配到帝国第五高等学校就读。
  1919年夏,考入帝国大学地质学专业。是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冲积期的化石》,全书10多万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部长篇小说。
  1920年11月,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约檀河之水》。
  1921年7月,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创造社”。
  1922年夏,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先在蕉岭县一个矿山当技师。是年至1927年,先后出版《爱的焦点》、《雪的除夕》、《上帝的儿女们》、《飞絮》、《苔莉》等小说。
  1924年秋,任武昌大学岩石矿物学教授。
  1926年,任武昌中山大学地质学系主任。
  1928年3月,到上海,任新宇宙局,后任暨南大学教授。开办乐群书店,创办《乐群月刊》,并加入上海《丙辰学社》,在该社创办的刊物《学艺》上发表自然科学文章。后又出版《普通地质学》、《地质学者达尔文》、《石油与碳》、《自然地理学》、《人类进化论》、《地球史》、《人类的起源》等。
  1930-1931年,年余时间,写出五部共计百万字的长篇小说,作品多以三角恋爱为题材。1930年代中期起,创作数量逐渐减少,转为地质学方面的著译。其编写的《地图学及地图绘制法》,翻译的《化石人类学》、《海洋》、《矿物与矿石》等,先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7年,日寇攻陷上海后,张资平屈膝事敌,成为“汉奸文人”。
  1939年5月,化名张声,出任由日本人津贴经费、用以笼络中国科技界的《新科学》月刊发行人。后又参与日本人津贴的《文学月刊》。日本人在上海成立“兴亚建国运动”汉奸组织,张资平被选为该组织的文化委员会主席。同时还跟岩井一行秘密去日本,受野村外相等人的接见。
  1940年2月,汪精卫准备组织汉奸政府,张资平等致函表示支持。7月8日,被汪伪政府任命为农矿部技正,并兼南京“中日文化协会”候补理事和出版组主任。后又任《中日文化》月刊主编,听命于日本主子,鼓吹“中日亲善,东亚共荣”。
  1944年1月,由南京返上海,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主任。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张资平因汉奸罪被国民政府司法机关逮捕,后交保暂释。
  1948年4月,国民政府上海法院以汉奸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张资平不服上诉。
  1949年1月,经民国政府上海最高法院特种刑事庭裁决撤销原判,发还上海高等法院重新审理。其时,张资平名声极臭,找不到工作,无业可从,只翻译一些外国作品以维持生活。
  1953年,到上海市振民补习学校教书。
  1955年6月,亦因“汉奸罪”被上海市公安局逮捕。
  1958年9月,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20年。
  1959年7月,由安徽省公安厅送农场劳动改造。同年12月2日,在安徽-农场病亡,时年67岁。
  张资平除研究自然科学外,特别爱好文学。
  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飞絮》《苔莉》《最后的幸福》《长途》《糜烂》《爱力圈外》《青春》《红雾》《天孙之女》《爱之涡流》《跳跃着的人们》《柘榴女》《群星乱飞》《上帝的儿女们》《脱了轨道的星球》《北极圈里的国王》《明珠与黑炭》。
  短篇小说集《爱之焦点》《不平衡的偶力》《梅岭之春》《素描种种》《雪的除夕》等。
  其子张赞祖,1957年被划成 ,在-营养马时,因拉马出水塘,亦不幸淹死。
  现广东省梅县留余堂为张氏故居。
   (来源:广东《梅州历史名人》) 相关院校:

暨南大学

  同年(公元1893年)出生的名人:
叶季壮 (1893~1967)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
梁墨缘 (1893~1976)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黄叔培 (1893~1979) 广东省揭阳市
吴耀宗 (1893~1979)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刘光福 (1893~1983)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
+ 更多公元189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9年)去世的名人:
吴印禅 (1900~1959) 江苏省宿迁沭阳
周寿臣 (1861~1959) 广东省深圳市
郑毓秀 (1891~195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孙志忠 (1928~1959) 陕西省渭南白水县
巴迪·霍利 (1936~1959) 美洲美国
李清义 (1894~1959)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
+ 更多公元195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