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易(1906~1967),字岗柏,陕西兴平人。民国10年(1921年)入陕西易俗社学艺,初习旦角,旋工花脸。多年悉心钻研,刻苦磨砺,丰富和发扬了秦腔花脸表演艺术。嗓子刚劲浑厚,道白铿锵有力,善于犟音、喘音,唱腔高亢狞厉。功架精美,演技娴熟,表演热情、泼辣,特别是双眼精巧运用炯炯传神。戏路宽广...[详细]
李来中 义和团首领。陕西人,籍贯不详。1899年到山东发展义和团,因被袁世凯-,从山东转移到直棣、天津一带活动。义和团大批进入北京后,率众围攻帝国主义侵略据点,西什库教堂,包围使馆区,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向北京进犯时,率团众在北仓英勇阻击。后不知下落。 ...[详细]
李嵬名,西夏公主,成吉思汗的老婆,据说在她跳黄河以后,成吉思汗曾令士兵开掘黄河,一代美女沦为西夏的救国工具,可西夏最终还是难逃被灭。 与李嵬名有关的成吉思汗死因猜测 被咬掉生殖器说 这一说法普遍流传于外蒙古,据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西夏国王李安全为保国家,将西夏第一美女自己的女儿李...[详细]
李平(1917—1999),横山县高镇人。出生在一个雇农家庭。从九岁开始在安定县唐家川、横山县油房头揽工。1935年参加陕北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班长、排长、连支部书记、中央红军大学特科营党支部书记、红三十军二六二团党委副书记、军部教导队指导员、通讯队长兼指导员,参加解放陕北和东征、西...[详细]
李绍膺(1905~1931),字仙舟,横山县石湾镇寨子湾村人。 李在高小读书时即受五四运动影响,民国十二年(1923)入榆林中学攻读。民国十三年考入北京国立师范大学英文系。同年11月在北京欢迎孙中山北上,听取孙的演说。在校阅读马列著作,接受李大钊教导,进步很快,由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详细]
李寿仙(1916~1988),女,陕西渭南人,中共党员,民盟盟员,中学特级教师。早年就读于西安高级中学。民国25年(193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全面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内迁,并入西北联合大学。民国39年(1940年)毕业后历在西安女师、户县中学、凤翔师范和西安中学教生物课40余年。重视制作...[详细]
李树林(1905—),字友竹,横山县胶泥墩村人(今属靖边县)。原解放军坦克学校物资保障部部长,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机械厂副厂长。 出生于贫农家庭。曾在横山第一高级小学,榆林中学念书,受到新思想、新文化教育,后与刘志丹、高岗等共产党人结为革命战友。在大革命中,李树林带领学生到横山、神木等地宣传革命...[详细]
刘秉温(1911~1979) ,横山县韩岔乡猪头圪垯村人。 秉温出身贫苦农家,幼随父逃荒到安塞。他勤劳朴实,天资聪敏,白天操作田间,夜晚就读私塾。几年后,偕父迁居延安县杜甫川。 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入,秉温投身农村根据地的活动。民国二十四年(1935)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任肤甘革命委员...[详细]
刘辅仁(1917~) 九三学社社员,中共党员,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教授。50年代研制成“黑豆馏油”,治疗各型急慢性皮炎,疗效显著,列为陕西省科技成果,推广全国,迄今仍为皮肤科的常规用药。国务院批准其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入载英国牛津大学《世界名人辞典》。相关院校: 牛津大学...[详细]
刘买,梁孝王刘武的长子,西汉乘氏侯、梁恭王,配陈氏。 生平 中五年孝景中元五年丙申(前145年)五月丁卯,侯买元年。 中六年孝景中元六年丁酉(前144年),侯买嗣为梁王,国除。 孝景后元元年戊戌(前143年),嗣封梁王。 孝武建元三年癸卯(前138年),明杀中傅。废迁房陵。集...[详细]
刘锐(1928~) 西安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中医科教授、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批委员会委员。1953年毕业于西北医学院医疗系。翌年受业于全国著名老中医黄竹斋。1962年起赴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进修两年。曾任西安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8本。19...[详细]
刘圣,又名刘望,汉景帝刘启的后裔。公元前65年,他祖父刘度始封为钟武侯。王莽代汉建新时,也将刘圣的爵位废了,贬为庶民。刘圣暗中积蓄力量,在湘南各地联络汉室子弟和绿林好汉,在承阳的汝南一带起兵。一时间,湘南各地,闻风归附。当时,王莽军队在昆阳大战中被刘玄的更始大军打败,王莽大将严尤、陈茂逃到汝南,...[详细]
刘世昌(1909—1993),横山县殿市镇孙石磕村人。原甘肃省商业厅厅长、甘肃省总工会主席。 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5年9月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肤施县三区游击队长、延安县国民经济部部长,延安县南区、乌阳区、蚌龙区区长,延安县生产科长,延安县供销联社主任,南区合作社党...[详细]
刘文龙(1940~) 中共党员,西安人民搪瓷厂工会主席,职工艺术家。表演陕西快书语言醇厚,嗓音洪亮,口齿清晰,热情幽默,台风严谨。30多年如一日坚持业余创作和演出,很好地处理了本职与业余、厂内与厂外、台上与台下的关系,不辞劳苦,不计报酬。先后创作快板、相声、独角戏和唱词百余篇;深入工厂、农村、部...[详细]
刘文轩,男,汉族,1936年5月出生,陕西省咸阳市人,中共党员,原乌鲁木齐市供销社贸易中心职工。1956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54年,刘文轩被分配到乌鲁木齐市花纱布公司工作,成为了批发花布组的一名营业员。刚开始,刘文轩由于业务比较生疏,又不会打算盘,对花布的品名也不熟悉,给工作带...[详细]
刘效恭(1933~) 西安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普通外科、肝胆外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1985~1986年曾留学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侵礼纪念医院。所设计的“直视下胃冠状静脉栓塞、脾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和“门静脉支栓塞治疗合并肝硬变中晚期肝癌”的手术方法,分获国家卫生部重大医药卫生...[详细]
刘毓中(1896~1982),陕西临潼人。出身梨园世家,自幼热爱秦腔艺术,但其父饱尝旧社会“戏子”之苦,不愿孩子再入伶门,送他去杂货铺当学徒。民国元年(1912年),年已16岁才入陕西易俗社学艺。初始,教练们认为年龄大了,不易成才,不予重视。他以勤补拙,拼搏前进。老师给别人排戏,他守在现场倾耳静...[详细]
李文焕(1920~1948),横山县石湾镇白狼城村人。 文焕少年时曾进石湾高小读书,不久,因生活所迫辍学,给地主当小工。 民国二十四年(1935),文焕在石湾找到刘志丹,要求参加红军。志丹见他年龄小,怜惜地说:快快长大好接班。同年,他参加横山游击队。 民国二十七年(1938),文焕随...[详细]
李仙峰(1907~1938),女,小名丑子,横山县石湾镇寨子湾村人。 仙峰生于封建士绅家庭。父仲良,清末秀才,经管十六村三千多亩地租,名震一地。大兄绍白,性格豪爽,好抑强扶弱。二兄绍膺,胸怀大志。仙峰聪明伶利,性格倔强,深受兄长影响,有反抗精神。8岁进本村私塾读书,后入石湾国民小学。 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