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榆林市> 靖边人物

李树林

李树林为

  李树林(1905—),字友竹,横山县胶泥墩村人(今属靖边县)。原解放军坦克学校物资保障部部长,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机械厂副厂长。
  出生于贫农家庭。曾在横山第一高级小学,榆林中学念书,受到新思想、新文化教育,后与刘志丹、高岗等共产党人结为革命战友。在大革命中,李树林带领学生到横山、神木等地宣传革命。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学生会会长,在榆林城策动工人反抗厂方破孩工人的斗争,取得胜利。
  1928年,在横山一高任教师、校长、中共党支部书记。参与高岗、曹动之等发动灾民抗捐吃大户粮,并被灾民推举为赴西安-代表,争取到一些救灾粮款,受到灾民赞扬。
  1930年初,李树林受陕北特委安排,打入甘肃小军阀苏雨生部搞兵运,任学兵队司务长、中共地下党支部宣传委员。5月,苏部下属的八、九旅哗变脱离苏部而上了罗山,后被甘肃省长和军阀雷中田收编为第三旅,树林任连长。1931年春,杨虎城改编三旅为新编十一旅,他仍任连长,并与高鹏飞,胡立亭等组成地下党支部,李任书记。
  1932年,有人向旅长石子俊密告李树林是共产党嫌疑,石遂将全连枪弹收缴。树林秘密召集地下党员研究对策,采取“韬光养晦”策略,独善潜修。此时,正好驻庆阳的蒋系部借石子俊去兰州之机,急调部队准备吞并石旅。旅部参谋主任王子庄和石子俊妻子等决定将枪弹交还李树林连,负责保卫旅部。李接受任务,击退蒋系部队,保卫了旅部,取得石子俊的信任。7月,高岗在安条岭负伤后到庆阳和李树林商量起义,经研究考察,条件不成熟,让李继续潜伏,待机拉出。
  1937年抗战爆发后,十一旅归邓宝珊部,驻三边一带。李树林任一团团副、营长,指挥部队粉碎了张廷芝匪徒叛乱。他参与十一旅地下党的建没,该旅一团团长(牛化东)、一个营长和11个连长(共13个连)都是中共党员。三边驻防时,经常与陕甘宁边区联系,他以为人民服务的作风,为群众排忧解难,谋取利益,赢得“李青天”赞誉。
  1945年10月,李树林协助牛化东发动十一旅起义成功,在三边分区部队配合下歼灭驻柠条粱史舫诚团900多人。起义后李树林任二团团长,部队开到延安后,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领导接见了旅、团领导。毛泽东赞扬该部队为“火车头”。从此结束了16年的敌营地下工作,回到人民军队之中。全国内战爆发,他先后参加榆林两次战役,蒙地剿匪,与马鸿逵部在三边周旋两年。1949年分配到独二师,连克靖边、安边、定边、盐池县城,旋即西进参加宁夏战役,部队编入独一师,李任参谋长。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独一师奉命开赴东北,编入坦克第三师,李树林仍任参谋长,抓紧整训,准备入朝参战。1951年夏,李树林调任北京坦克学校校务部副部长和第三坦克学校物资保障部部长,为坦克部队建设和物资保障作出了贡献,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1956年转业到地方工作,任内蒙古第一机械厂副厂长、顾问。27年如一日,始终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吃苦在前,为人师表,淡泊名利,克勤克俭,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1983年离休安度晚年。
  来源:中共横山县委党史地方志研究编纂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