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安(1905~1986·2) 原名胡宝玉,本县鸡叫河人。幼时家贫,4岁时过继给叔父胡德全,由其抚养成人。民国十四年(1925)被刘镇华“镇嵩军”强征入伍,次年10月逃归故里,参加大刀会。后流落西安,经人介绍于十八年(1929)赴福建入蔡廷锴29路军。二十年(1931)8月返陕入西北军。旋投汉...[详细]
黄荫普(1900~1986) 黄荫普,字雨亭,广东番禺人,出生于广州。黄从小就喜爱读书、藏书。民国3年(1914),获广东省政府保送北京清华学堂读书。就学期间,经常去听梁启超有关国学研究的讲授。民国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同年,以官费生资格被保送到英国和美国留学。其间,常到各大学图书馆阅览,...[详细]
黄鹄显,民国3年(1914年)生于上杭蓝溪镇岐滩村。1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他入彭杨红军学校学习。结业后任红军连指导员、连长,后调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局任参谋,在朱德、张云逸等身边工作。24年,在红军长征途中,被派到红四方面军总部作战科任科长,后任红军第三十军参谋长...[详细]
黄文鹰,又名文瑛,浦城城关人。民国10年(1921)生,浦城初中毕业后,进入福建省立第五中学。民国33年于厦门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中央银行浦城分行工作年余。1950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取清华大学统计专业研究生。1952年,又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应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邀请,任该校统计专业教研室主任。1...[详细]
黄卫世(1914~1986年),漳浦人。民国22年(1933年)入福州协和大学数理系,毕业后在福州协和高级农业职业学校任教。民国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南平县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民国30年8月,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至民国36年7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任城工部厦门市委委员。曾历任闽清天儒中学...[详细]
黄稷堂(1903年—1986年),号称湘桥老人,龙溪步文湘桥人。青年时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就学,得益于刘海粟、潘天寿等画坛大师的精心教导。在校期间,他勤奋学习,打下扎实的图画功底。毕业后努力追求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将先辈们的绘画技艺与自己的艺术实践融为一体。擅长山水花鸟禽兽,偶尔也画人物。善左手作画...[详细]
黄巨俊(1913~1986) 原作黄聚俊。1913年4月30日生于上坪。1934年4月参加革命,同时加入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清涧东二区党支部委员、书记,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县苏维埃政府巡视员、内务部长,备极艰辛,英勇斗敌。抗战时期,历任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清涧县代县长,子长县县长、党...[详细]
侯方志(1913~1986) 山东省新泰县姚山人。民国三十年(1941),日寇进犯山东,烧杀奸掳,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侯方志担任武装基干民兵队长,送粮、送草、送情报、排 ,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敌后游击斗争。三十一年(1942)三月初八,参加中国共产党组织,曾任党小组长。日本投降后,侯方志任...[详细]
洪妙(1904~1986) 洪妙,出生于暹罗(今泰国),祖籍广东澄海。他4岁时由父亲带回原籍交与祖母抚养。受祖母的影响,自幼喜欢音乐和戏剧。6岁到潮州大锣鼓班学打鼓。8岁参加潮音正元音纸影班,练就一腔好嗓子,学会演唱《杨令婆辩本》、《包公会李后》、《扫纱窗》等老旦、青衣主演的剧目,参与司鼓和...[详细]
洪开年(1893~1986年) 洪开年,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于南安诗山华美村(今属南安蓬华乡)。少时在乡读私塾,17岁随堂叔到菲律宾谋生。初当店员,1916~1918年与二兄苑年、四弟文操合创东美和南美公司,经营布业,后发展为出入口商。1920年,洪氏兄弟又创设环球织布厂。第二次世...[详细]
郝树才(1904~1986) 乳名来儿。郝家南沟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⑤。父亲郝海德,数代打工。树才六七岁时,全家逃难,飘落于延长交口镇谭石原村。未上过学,自幼参加劳动,养成了吃苦耐劳、诚实宽厚的性格。 1935年8月,树才甩掉揽工羊鞭,跋山涉水赶到永坪,参加了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详细]
韩明奎(1910—1986),直罗镇黑崖窑村人。出身贫苦,不堪忍受土豪劣绅的压迫剥削,1931年与张庆才、兰英魁等人率西川农民手持农具,拥进县城,交农拥堂。1933年冬,经陕甘工农红军骑兵连何彦江(直罗镇屈家沟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再次率领县境西部农民拥进县城,迫使国民党县长乔廷瑾减免租税...[详细]
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韩东山是湖北省大悟宣化店陈家河人,1928年参加赤卫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担任过团长、师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四次反“围剿”斗争、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纵队副司令员、河南军区司令员。...[详细]
韩成刚(1964~1986),后石圪台村人。198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生前系35175部队七连七班副班长,共青团员。 1984年母亲病重,3次急电催其探亲。他见部队正值新老交替,而战备任务又迫在眉睫,遂只写信安慰母亲,照常工作。1985年冬,部队决定赴云南老山前线与越南侵略军作战。营连-...[详细]
郭文东(1967~1986),刘家河乡郭家原村人,初中文化程度。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步兵四十师(鬲)二团二营五连八班当战士。郭文东入伍后,经过集训,随部队开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1986年10月14日,在出击据点某高地战斗中,郭文东机智灵活,英...[详细]
广钦 (1892~1986年) 广钦,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俗姓黄,名文来,涂寨镇和弄村四房人。父黄勒,兄弟7人,勒居长,平常为弟弟建家立室,再加上清政府无穷的搜刮,早已压弯了腰。到分居时,大儿子已达婚龄,而所分家产仅有房2间,薄田不及3亩。由于家境困窘,只得忍痛把仅4岁的幼小儿...[详细]
傅嘉兴(1926.11-1986.4) 傅嘉兴,山东省招远县金山乡傅家村人。1942年到牡丹江一家印刷厂当学徒。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省委财贸处长、阿城县委书记、哈尔滨工业大学革委会副主任、哈电工学院党委书记、省外贸局副局长。1968年任呼兰县革命委员会主任。时呼兰河两岸乘船过河的车...[详细]
冯义隆,又名马生,字忠标,宁化县曹坊镇三黄村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十二月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幼年只读过一年私塾,19岁前为地主做长工,打短工。 民国17年(1928年),义隆参加曹坊进步学生廖毓经、刘家祥领导的革命斗争,前往根竹村打土豪劣绅徐泰定、徐国新,未遂外逃。民国18年6月,他加...[详细]
范元辉(1908~1986年),又名富煌,出生于福建永定县金砂乡上金村农民家庭。民国16年(1927年)8月初中毕业后回村当小学教员。在张鼎丞引导下接受马列主义教育,同年加入共青团并加入农民秘密武装组织“铁血团”。 民国17年范元辉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奉张鼎丞之命率领一批青年参加永定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