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惠安人物

广钦

[公元1892年-1986年]

广钦为[公元1892年-1986年]

  广钦
  (1892~1986年)
  广钦,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俗姓黄,名文来,涂寨镇和弄村四房人。父黄勒,兄弟7人,勒居长,平常为弟弟建家立室,再加上清政府无穷的搜刮,早已压弯了腰。到分居时,大儿子已达婚龄,而所分家产仅有房2间,薄田不及3亩。由于家境困窘,只得忍痛把仅4岁的幼小儿子文来卖给邻县晋江池店乡梧潭村李树为养子。
  由于家境清贫,文来自婴儿起,即因营养不足而体弱多病。李家同样是穷苦之家,早期养母林莱为求子嗣,曾在观音像前许愿茹素,由于自己未曾生养,对文来疼爱异常,视为己子,但见他癯瘦多病,便舍给观音菩萨座下为“谊子”,并在7岁时随养母茹素。
  文来9岁时养母身故,11岁养父相继去世,自己身体孱弱,孤苦零丁,生计无着,唯一的出路只有养母为他所铺筑的走向佛门之路。于是他就在泉州承天寺出家,由方丈转尘法师收容,皈依苦行僧瑞芳法师。为了让他吃得苦中苦,瑞芳法师安排他当担负苦役的小沙弥。
  养父母亲族见到文来出家,怕李树绝后,相率动员文来还俗。文来尚未成年,为生活所迫,出家也非本意,而佛门未剃度、未受戒的小沙弥是可以还俗的。于是文来变卖家产当旅费,远渡南洋谋出路。
  文来在南洋10多年,举目无亲,只能做些低贱劳累的工作,收入微薄,仅够糊口而已。由于长期的苦闷、焦灼,与佛门又早有接触,于是便“悟”出“人生在世,用尽心思,努力追求声色财富,到头来仍是一场空”。他33岁时,便立下牺牲自我、拯救广大苦难人民的夙愿,毅然由南洋返泉,再度到承天寺要求住持接受他的剃度。住持见其意坚,同意所请,赐法号为照敬,字广钦,仍皈依于苦行僧瑞芳法师。
  广钦自知要达到修成正果的宏愿,绝非易事。自己识字有限,只好专心苦修,为人所不为,食人所不食。他的行动得到老方丈赏识,因此加意指点,使他逐渐领悟到佛学三昧。为了领略尘世万象,锻炼佛门意志,方丈特准他托钵远方,云游加戒。这样连续磨炼10年,年已42岁。
  为了向佛门中更高的境界发展,广钦决意效法达摩祖师面壁证悟。经方丈许可,他携带简单衣物和白米10余斤,径上泉州城北清源山,披荆斩棘,深入荒野,觅得隐密隔绝山洞(即现在碧霄岩)一处作为安身之所。初期米尽粮绝,逐渐学会吃野果、树枳、树薯充饥。此后50多年“不吃人间烟火”,后人称他为“果子师”。后来逐渐学会趺坐入定,一定数月,不食不动。这样穴居苦修13个寒暑,总算功德完满,才从清源山回到承天寺。
  广钦-刻苦,实属罕见。于是神话般的传说到处传开,如猛虎与他朝夕相处,成为“伏虎和尚”;猴子经常为他送野果,成为“驯猴法师”;几十年一块树薯为他延续性命,成为“继生唯一薯”;在台还有“治鬼”和“驯戒蟒蛇”等等。
  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广钦师鉴于台湾受日本50年统治的创伤,正需佛门慈悲法雨润泽,顿萌渡台之念,民国36年(1947年)6月自厦门抵基隆,先在基隆极乐寺、灵泉寺、最胜寺寄足,不久就往台北芝山岩和法华寺。1949年10月以后,由于人为隔绝,广钦师虽想返回故乡泉州看望,可是根本做不到。1955年把信徒购置的“火山”地,更名为“清源山”,决定在此建立寺庙,称为“承天禅寺”,后亲任该寺的住持,以此作为纪念。在台期间,他先后兴建、改建8座寺庙并雕刻1尊高大石佛。
  1986年春,广钦法师预感到“留世之日无多”,突然要还承天寺,以示不忘本源。2月13日(旧历正月初五日)下午2时,忽告众曰:“无来也无法,无代志”,遂溘然圆寂,享年95岁。
  荼毗(火化)之日,远近善男信女2万多人参加葬礼。蒋经国亲题“大慈大悲”以悼。遵照法师生前遗嘱,由美籍华人吴梅影居士专程从台护送铜像和舍利子到泉州开元寺。
  
同年(公元189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