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汕头市> 澄海人物

洪妙

[公元1904年-1986年]

洪妙为[公元1904年-1986年]

  洪妙(1904~1986)
  洪妙,出生于暹罗(今泰国),祖籍广东澄海。他4岁时由父亲带回原籍交与祖母抚养。受祖母的影响,自幼喜欢音乐和戏剧。6岁到潮州大锣鼓班学打鼓。8岁参加潮音正元音纸影班,练就一腔好嗓子,学会演唱《杨令婆辩本》、《包公会李后》、《扫纱窗》等老旦、青衣主演的剧目,参与司鼓和领奏。其后,纸影班时演时辍,为谋生计,他不得不去做“功德”(佛事活动),闲时学吹唢呐,学唱外江戏(广东汉剧)。19岁时,已在粤东、闽南一带乡村小有名气。
  民国15年(1926),洪随老正顺纸影班到暹罗演出。不久,转入老正兴纸影班,并于民国18年在暹罗参加老怡梨春潮剧班。入班后师父勤加指教,得以主演《杨令婆辩本》,轰动曼谷潮剧界。洪妙名声日高,工于老旦、丑女,随戏班往越南、马来亚等地演出,于民国20年回到国内潮汕一带献艺。民国23年受聘中正顺潮剧班再往暹罗。不久,中正顺散班,洪妙又倒嗓失声,只得辍演回家。民国28年日本侵略军侵占潮汕,洪妙流落福建诏安、东山一带,靠卖唱度过六年。民国34年后才又应聘加入永乐、老一枝香潮剧社。这十几年间,洪妙生活动荡,家庭负担沉重,但他坚持练嗓习唱,努力提高演艺,逐步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洪妙参加老源正潮剧团,积极随团参加土改和演出现代戏。1956年被调到广东潮剧团。1957年随团赴京演出。他在《杨令婆辩本》中扮演杨令婆,以其精妙独到的唱、做功饮誉京华,获得“活令婆”的美誉。洪妙向以男性演员扮演女性脚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他本工老旦的特殊音型和演唱技巧,扮相惟妙惟肖,别具一格。他的嗓音纯厚柔和,真假嗓结合巧妙,咬字行腔十分讲究,高低音贯通自如,常在演唱中运和颤音和垫入小腔,从而使其唱腔具有旋律鲜明、韵味醇厚、富于性格化的特色。
  洪晚年积极从事女丑表演艺术的创作,在潮剧电影《苏六娘》中饰乳娘、潮剧《香罗帕》中饰黄氏夫人、潮剧《换偶记》中饰张动花,均获海内外观众的好评。代表性剧目有:《包公会李后》、《杨令婆辩本》、《杨子良讨亲》、《换偶记》等。洪妙在表演艺术方面独树一帜,主要原因之一是勤奋好学。他说过:“花无百日见好,艺非百日可精。从事艺术的人千万不可听到人家说行了,就以为够了,要活到老,学到老。”洪曾当选为广东省政协委员、任广东潮剧院顾问。1986年因病去世。
同年(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