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仲超(1902-1984) 本县大团镇中大街人。吴仲超出身于地主家庭。7岁起便在父亲任教的私塾读书。1917年至1927年在新场镇信隆当铺当学徒。1927年秋进入上海法科大学(政法学院的前身)读书。1928年暑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即回家乡从事地下党的工作,先后担任过新场区委书记和县委书记,...[详细]
王玉真,女,1907年生,中共党员,开封县陈留镇五里寨村人。 王玉真幼年家贫,其父常年给地主扛长工,40岁便离开人间,当时仪3岁的玉真就随母亲靠沿街乞讨度日,12岁时又迫于生活当了童养媳,16岁与吴敬黄结婚,定居在娘家五里察村。建国后,王玉真家得到了解放,分得了土地,在党的培养下,逐步成为...[详细]
王亦华(1900年~1984年) 原名王文焕,濮阳县曲六店村人。幼年在濮阳县城内高小读书,后考入大名河北省立第十一中学,1921年至1922年在天津市省立高等工业专科学校预科班学习。1923年考入北平俄文法律专科学校。同年经同学师率真、卢彦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于1924年转为中共正式...[详细]
王耀南(1911年~1984年),男,江西萍乡人。 人物生平 1911年,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区一个鞭炮世家,从小就学会了制造 和鞭炮,烟花技术; 1921年,起到安源煤矿,王耀南和父亲,祖父在矿井下当爆破工,是坑道掘进和爆破的行家里手。 1922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组织的中国第...[详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又名王兴庭。1908年12月23日生于湖北省孝感县(今孝感市)王家岗村一个农民兼小手工业者家庭。7岁在本村读私塾,后上小学。12岁起开始干农活,当过学徒和店员。1926年起在本县参加工人运动和农 动。1930年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连教...[详细]
王毓文(1902-1984) 山西夏县人。国民党陆军中将。早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1927年回国,历任国民党南京中央军校兵学教官、陆军第四师参谋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四师副师长、第九十一师师长、第十三军副军长、第八十五军副军长、暂编第一军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第九十七军军长、-中将部员。1949年赴...[详细]
王唯一(1894—1984) 原籍凤翔县下郭店村人,民国20年(1931)定居宝鸡县虢镇。民国8年(1919),王学医于西安韩旬久医院,期满在西安广仁医院工作。民国16年(1927)在西安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裹伤所任上尉军医长。民国20年(1931)在虢镇东街开设了西府早年的西医医院...[详细]
王维纲(1903-1984),河北省磁县辛庄营乡王庄人。生前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副院长,是我国司法战线著名的领导人。 生平大事记 1923年考入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学生时代即投身革命活动。 1925年毕业后回到家乡,任小学教员、校长等职,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30年5月加入中...[详细]
汤松年(1910—1984) 永福人。1926年考入省立第三初级中学,白天上学读书,晚上帮人抄写剧本,得资贴补学习和生活费用。1929年考入省立第三高中理科班,一年后因生活困难辍学。同年到黄冕镇小学执教。1931年经考试,因“文章不错”,被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破格录取。在师专学习期间专攻心理学,...[详细]
唐思义(1912-1984) 字子宜,本县书院乡人。幼入私塾,稍长,先后就读于本县大团小学,维勤中学和上海大夏大学附中。1929年考入中国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前身),并投师于上海名医秦伯未门下。当时,军阀混战,生民涂炭,国事维艰。唐思义忧国忧民,崇信医学救国,刻苦攻读,常常通宵达旦。他在《秋...[详细]
孙维杰(1921~1984年),曾用名孙捷旺,山西省晋城市西街人。出身贫农。194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乡农会主席,区委副书记、书记,嵩县县委宣传部长、副书记、-,渑池县委-,洛阳地区林业局长、科教办副主任、文委主任、中共洛阳地委委员、地委常委。 ...[详细]
孙飞龙(1961~1984.10),开封市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曾先后就读于开封市理事厅、裴场公小学和第二十五中学。在中学读书时,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 197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信阳陆军学校。在军校孙飞龙历任学员班长、代理区队长,成功地指挥连级综合战术...[详细]
石德顺(1920—1984) 原姓赵,名西芳,凤翔县长青乡人。9岁逃荒至千阳尚家堡村,石安收为养子,遂改姓。新中国成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干部多年。 1961年国家困难,党号召农村多卖余粮。他作为党支部书记,教育党员、干部,响应号召,超卖余粮3.35万公斤,翌年又...[详细]
秦鸿儒(1906-1984),焦作村人,1934年12月毕业于焦作工学院采矿冶金系,后到焦作中福公司工作。1942年不愿为日本侵略军效劳出走洛阳。1945年9月返焦,在新华煤业公司先后任科长、股长。翌年10月,他携眷属随企业备战转移。 1949年返回焦作后,历任李封矿矿长、矿务局采...[详细]
盘珠祁(1885—1984) 号斗寅。容县人。6岁启蒙读书,14岁进大馆习八股文,后改做策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试进梧州府学就读,三十二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学习。宣统元年(1909)经考试被选派赴美国威斯康星州首邑预备学校学习,次年进威斯康星大学农学院就读,1914年获该校研究院硕士学位。...[详细]
马巡(1922一1984),大马乡马庄村人。生于贫家。1944年至1945年就读于省立一师。1948年参加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政府会计、县委宣传部干事、文化局副局长、一中副校长、新华社陈留分社记者、尉氏县报社、县文化馆馆长、县志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在三十多年的工作中,艰苦朴素、奉...[详细]
鲁本修(1921年~1984年) 清丰县城关北街人。河南省文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音协理事,音乐设计家和民间音乐家。 鲁本修自幼双目失明,饱尝艰辛,苦中砺志。16岁参加清丰抗战话剧团,在日军疯狂"扫荡"中,辗转奔波宣传抗日。1946年在昆吾县众艺剧社教唱兼任音乐设计,19...[详细]
刘正忠(1928~1984),句容郭庄乡黄南南陌村人。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民 兵排长、生产队队委、保管员等,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为人正派,关心爱护集体财产, 在群众中威望较高。1984年7月6日1时许,刘正忠和本村8名少年在赤山湖圩堤上放 牛,席地休息游玩。14岁的刘泽兵见自己的...[详细]
刘聚奎(1910~1984),柏山乡柏山村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刘聚奎热爱学习,性情爽快,富于反抗精神。在开封第一高中求学期间,参加了“青年反帝大同盟”。1930年11月7日,为了庆祝十月革命节,在开封参加“飞行-”,散发革命传单、发表革命演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因证据不足而获释放。 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