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人物

刘聚奎

[公元1910年-1984年]

刘聚奎为[公元1910年-1984年]

  刘聚奎(1910~1984),柏山乡柏山村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刘聚奎热爱学习,性情爽快,富于反抗精神。在开封第一高中求学期间,参加了“青年反帝大同盟”。1930年11月7日,为了庆祝十月革命节,在开封参加“飞行-”,散发革命传单、发表革命演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因证据不足而获释放。
  1931年3月,刘聚奎到北平师范大学当旁听生,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团支部书记。不久,根据工作需要终止学业,进入中共河北省委组织的抗日游击训练班。6月份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后,面对敌人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1933年在北平草岗子监狱经组织决定,由团员转为共产党员。1936年10月由组织营救出狱,被分配到中共豫北工委工作,任组织部长,分管博爱、沁阳一带党的工作。还在老家柏山村创办学堂,积极宣传和组织群众,发展党员,建立了柏山村第一个党支部。
  1938年春,日军占领博爱县城后,刘聚奎组织一支70多人的游击队,河北民军太行南区游击第六支队,后与其他支队合并,改名为赵(继梅)谭(辅仁)支队第二大队,刘任大队政治处副主任。同年12月4日,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和赵谭支队第二大队向山西转移,途经博爱许河村时,遭到制造摩擦的国民党94师等部的预谋伏击,受到很大损失,这就是震动全国的“许河事变”。经过激烈战斗,大队长汪家道、程明升和刘聚奎率部队冲出重围。到山西省陵川县整训后,扩编成立赵谭支队第三大队,刘聚奎任大队政治处主任。1939年8月,改任第一大队政治处主任。赵谭支队在林县一带围歼国民党97军的战斗中,一大队在城南担任阻击任务,同兄弟部队一道完成消灭97军的重大任务。
  1940年4月,赵潭支队改编为8纵队新3旅,刘聚奎任9团政委,与兄弟部队一起参加5月反扫荡斗争。运用游击战术与日军周旋,打击敌人,巩固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943年3月,刘聚奎任太岳区三地委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8月,日军发动了大扫荡,刘聚奎与其他军分区-率领分区部队果用避实就虚的战术,不断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1944年6月,刘聚奎率太岳四分区第18团横扫济、孟一带黄河渡口的敌伪据点,占领黄河北岸,扩大解放区,受到区党委的表扬。接着又带领18团和59团渡过黄河,于1945年元月在豫西建立豫西二分区,并任地委书记和分区政委。
  解放战争初期,刘聚奎任太岳一分区司令员,辖七、八、九3个团,曾率部攻克了灵石城,歼灭守敌挛子发师。在晋南战役中,刘聚奎率部出色地完成了牵制和堵截敌人南下的任务,受到前方军区(太岳军区前方指挥所)和后方军区(太岳军区)的嘉奖。
  1948年6月,太岳一分区部队升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5纵队第43旅,刘聚奎任旅长。在晋中战役中,43旅接受了抢占董村铁路桥、阻截敌人北窜的任务。刘聚奎率部自平遥直插敌后,抢占了董村,炸毁了铁路桥,固守了4天3夜,打垮敌军2个师、2个总队总兵力10个团的连续进攻,保障主力部队对赵承绶集团的合围,取得了全歼敌军10万余人的伟大胜利。战役结束后,徐向前司令员亲自给43旅嘏功,并将该旅127团的作战经验作为模范战例印发所属部队学习。
  1948年8月,刘聚奎调任8纵队22旅政委,参加了解放太原战役。在夺取太原东郊松树坡阵地的战斗中,他采取突然攻击并预先设置强大预备队打击敌人反扑的战术,一举攻占松树坡阵地,并打垮敌人12次疯狂反扑,巩固了阵地。兵团-称赞说“攻占松讨坡是使用新的作战方法的成功”。此后,刘聚奎叉率部参加攻城战斗,夺取了太原战役的胜利。
  建国后,刘聚奎破凋到地方工作。先后任川北行署副主任、区党委委员。1952年9月调任西索省政府副主席、省委委员兼省政府党组书记。后调到西安844厂任厂长。
  -中,刘聚奎被林彪、--集团强加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受到残酷破孩,但他身处逆境矢志不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保持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粉碎--集团后,中共中央为刘聚奎彻底平反。1979年10月,刘聚奎当选为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1984年元月1日因病逝世,终年74岁。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