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濮阳市> 濮阳人物

王亦华

[公元1900年-1984年]

王亦华为[公元1900年-1984年]

  王亦华(1900年~1984年) 原名王文焕,濮阳县曲六店村人。幼年在濮阳县城内高小读书,后考入大名河北省立第十一中学,1921年至1922年在天津市省立高等工业专科学校预科班学习。1923年考入北平俄文法律专科学校。同年经同学师率真、卢彦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于1924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27年毕业于北平法政大学。1928年至1934年间,王亦华曾任教于濮阳县立中学、沈阳一中、山东省立三中、北平法学院附属商业职业学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王亦华历任晋察冀边区民族中学教员、晋察冀边区政府总务科副科长,晋察冀边区印刷局秘书主任、局长,华北银行第一印制局局长。新中国建立后,王亦华历任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处处长、印制管理局局长、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党委委员、党组成员等职。
   在极端残酷的战争年代,王亦华为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夜以继日地奔波、战斗在边区。王亦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建、巩固和发展晋察冀边区的货币生产阵地--印制局,印制发行"边币"。日本投降后,王亦华去张家口和东北地区进行战后接收工作,团结发动一批印制技术骨干撤出张家口,转移到根据地,充实壮大党的印制技术力量,为以后印制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王亦华任华北银行发行处处长期间,直接领导第一、二、三印刷局的合并、组建工作。后,三个印刷局分别迁入北京、上海、天津,为新中国货币的统一印制做出了贡献。1952年至1962年,王亦华参与设计、印制第二套人民币和一套金属硬辅币的工作。
   王亦华认真总结印制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提出"以印钞造币为主、实行多种产品生产"的经营方针,为印制行业的巩固、稳定和发展,开拓出一条广阔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货币印制体系。1984年2月5日,王亦华于北京逝世,终年84岁。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