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7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石延陵 [公元1910年-1973年]

  • 石延陵(1910~1973年),又名雪庵,晋江人。幼嗜丹青,曾师从厦门书画家吴秀人等。民国22年(1933年)参加厦门书画研究会。从艺之余,兼任会计工作。1956年受聘为鹭潮美术学校教师,继任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陶瓷美术科主任,擅画花鸟、山水,并工人物。其作品造型生动活泼,善于用色,笔墨秀润,曾多...[详细]

邵延安 [公元1927年-1973年]

  • 邵延安,1927年4月26日出生于辽宁省盖县杨运乡头道沟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5岁时父亲患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靠躺在炕上编筐维持一家5口人生活。邵延安7岁就光脚上山割条子,供父编筐;15岁开始赶驴驮子,起五更,爬半夜,翻山越岭往返于70多里的熊岳城卖柴禾挣钱,支撑全家艰辛贫困的生活。 1...[详细]

邵循正 [公元1909年-1973年,中国历史学家]

  • 邵循正,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1909年11月21日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1924年入福州英华书院,1926年入福州协和大学。同年秋入北平国立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攻读国际法和国际关系。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同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在蒋廷黻指导下专攻中国近代史。所著硕士学位论文《中...[详细]

桑颇·才旺仁增 [公元1904年-197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桑颇·才旺仁增(1904—1973)西藏拉萨市人。藏族。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曾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地方政府藏军总司令。 桑颇家族是西藏最显耀的家族之一,家族里诞生过第七世0-,所以而他们是七世0的后代。 生平 十三世0时,曾任原西藏地方政府色朗巴(贵族子弟专用官衔)、扎萨、台吉(...[详细]

潘占云 [公元1899年-1973年]

  • 潘占云,彝族,男,原名加潘木基,1899年出生在越西县保安乡岩底下村(进岩堡村)一个贫穷的白彝家庭。 1934年农历3月27日,在王义芳、将维周、吴文彬、将明远的领导下,越西暴发了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有数千彝汉人民参加,并成立“越西救贫义勇军”。潘占云积极投身到起义队伍中,参加各种战斗...[详细]

罗汝正 [公元1909年-1973年]

  • 罗汝正 (1909~1973) 罗汝正,又名必修,福建连城文亨人,清宣统元年(1909)生于广西桂林。其父经商于桂林,是有名富商。母系广西荔浦陈墨卿之女,陈为清代镇守南部边陲名将冯子材部将。罗汝正自幼就受到其外公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思想熏陶。 民国12年(1923)罗汝正入私立惠存...[详细]

卢亮生 [公元1910年-1973年]

  • 卢亮生,曾名明诚,福州市人,清宣统二年(1910)生于平民家庭。民国20~38年(1931~1949),任福建省教育厅事务员、科员、股长、教育厅林场场长等职,解放后留用。1951年2~5月,先后在省政治研究班、“革大”第三部、省公安厅集训队学习,6月派到周宁初中任语文教员。 亮生在任教期间,...[详细]

李正敏 [公元1915年-1973年]

  • 李正敏(1915~1973)名正堂,字艺华,艺名正敏。陕西长安狄寨小李村(今属西安市灞桥区)人。12岁时考入西安东关毛玉卿所办的正俗社学艺,曾拜高登岳、党甘亭为师。首次登台演出《审余宽》,几忘戏词,难以下场,受师傅严责。从此发愤苦学,很快学会了十多出戏,成为正俗社“台柱子”。其唱腔清脆圆润,刚柔...[详细]

李震 [公元1914年-197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李震(1914—1973),1914年12月生,河北藁城人。1937年8月入党。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初中文化。1936年12月加入牺盟会办的山西太原民训团,为学员。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任山西平定教导5团指导员。1938年7月任冀西游击大队2大队政治处主任。小说及其改编电视剧《亮剑》中“赵...[详细]

李育民 [公元1891年-1973年]

  • 李育民,原名志膺,乳名华泽,屏南县双溪镇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 幼年入私塾,先后进县高等小学堂、福州府中学堂文科学习。宣统三年(1911年)秋,转学私立福建法政学堂(后改称福建私立法政专科学校)。民国2年(1913年),他以法专首届优等生毕业。此时袁世凯北京政府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详细]

李永 [公元1901年-1973年]

  • 李永 (1901-1973),吉林省永吉县人。1917年随父到哈尔滨谋生。1918年到1936年,先后在哈尔滨铁路检车段、机务段当小工、修车徒工、工匠、司炉和学习司机。37岁当上机车司机。日本投降后,他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工作,1947年初当选为劳动英雄,参加铁路局群英大会。同年6月9日,担...[详细]

李宣 [公元1879年-1973年]

  • 李宣(1879—1973) 字景阳,洛南县景村镇下墹村人。 民国6年(1917)李宣求学燕京(今北京)。民国8年(1919)5月4日李宣随同校友参加了“五四”运动-,成为洛南参加“五四”运动的爱国青年之一。李宣大学毕业后,投笔从戎,在镇嵩军某营担任书记官。面对军阀混战,争霸割据的局面,李辞职...[详细]

李先才 [公元1884年-1973年]

  • 李先才(1884~1973年),字谦行,光绪十年(1884年)生于平湖镇长宦村贫苦的基督教徒家庭。小学时勤奋好学,深得美国传教士喜爱,先后读完美以美基督教会所办的初、高中和协和大学。 民国2年(1913年),为美以美基督会推荐赴美留学,先在俄亥俄州宝抚学院和企利温尼城爱德百尔学院当工读生。民...[详细]

刘攻芸 [公元1900年-1973年]

  • 刘攻芸 (1900~1973年) 原名驷业,以字行,侯官县人,家居光禄坊。父刘步溪为著名盐商。民国16年(1927年),攻芸在英国伦敦大学经济院毕业,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讲授经济学。民国18年,任中国银行总账室主任,后改任中央信托局副局长,又调任交通部邮政总局副局长兼邮政...[详细]

李荣堂 [公元1913年-1973年]

  • 李荣堂(1913~1973) 安康县人,出身道情皮影戏世家,十二岁投身戏班,二十岁领班演出,活跃于安康城乡及紫阳、岚皋、汉阴三县。他艺龄长达48年,传徒3人,皆擅长“拦门”主演。注重剧本的搜集和收藏,所藏之珍本,有标明清嘉庆二十二年汉阴胡文魁手抄的《望夫云》,有清咸丰、同治年间的手抄本《赵王...[详细]

林芝芳 [公元1917年-1973年]

  • 林芝芳(1917~1973年) 林芝芳,原名福生,号依福,福建闽侯县人。民国6年(1917年)10月26日生于贫苦农民家庭。9岁时,入福州高乐天闽剧班学艺,拜高兴藩为师,工花旦、青衣等角色。定居台江区新港中选路。 民国16年,高乐天戏班倒闭,福生入善传奇闽剧班,改名林芝芳,兼演武旦。在林...[详细]

林玉花 [公元1920年-1973年]

  • 林玉花(1920~1973年),女,原籍晋江县内坑乡,民国9年(1920年)生。因家庭穷苦,十几岁被卖到南安县岭兜村当婢女。她聪明伶俐,常看戏看得入迷便独自摹仿。不久有个戏仔班来岭兜村演出,她毅然随戏仔班出走。后来南安县岩埔村梨园戏德春班“下南”(梨园戏分“下南”、“上路”、“七子班”三大流派。...[详细]

林温雅 [公元1898年-1973年]

  • 林温雅 (1898~1973) 字致如,号蔚人,乳名仲典,塔庄乡莲宅村人。民国8年(1919)进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系深造。民国10至18年先后在本县文泉中学、天儒中学、南平樟湖坂学校及福州英华中学任美术教师,勤奋执教,日渐驰誉画坛。民国19年旅居南洋,初在沙捞越诗巫各中学任美术教师,...[详细]

林成章 [公元1903年-1973年]

  • 林成章(1903~1973年),字斐然。漳浦长桥旧厝村人,后定居县城通府巷。生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自幼学习勤奋,民国11年(1922年),到台湾医校普通科学习5年,后因身体不适,回乡休养。民国20年,再到台湾台南新楼病院当实习医生。民国22年2月,回漳浦从医。 林成章回漳浦后,应...[详细]

胡秉权 [公元1908年-197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胡秉权(1908—1973)吉林省洮安县(今洮南市永茂乡兴德村育英屯)人,北平东北大学肄业。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五大队队政治指导员,大队政治教导员,第三军分区骑兵团政治处主任,区队副政治委员,冀晋军区政治部生产-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