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武平(1913—1953),别号止戈,又名泽成,湖南省长沙市人。 民国35年(1946)12月,金武平经蒋介石侄子蒋坚忍举荐,被委任为铜川县县长,至37年(1948)6月调离。 金武平在铜川任职期间,即向各乡镇颁布蒋介石、胡宗南的“八大杀令”和“三光政策”,建立地方武装机构。他从陕西省...[详细]
霍揆彰(1901—1953),字嵩山,湖南酃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是第十一兵团司令官,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先后率部参加淞沪抗战、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滇西反击战诸役。其中淞沪抗战,率第五十四军于罗店一役重创日军精锐,第一次长沙会战中,率七个军布防洞庭湖西岸,阻击并重创日军。 人生历程...[详细]
黄盛明 (1893~1953) 外号坜埔二,人称“阿二司”,坂东镇坜埔村圳墘厝人。少年时期跟随上四都(今三溪乡)名木匠绰号“上洋六”学艺。出师后,长期从事民间大型民宅、祠堂和公共设施的建筑,技艺超群,成为民国时期名扬县内外的一位“大木”能匠。 木匠造房,要运用许多数学原理。黄盛明心灵...[详细]
黄琵琶,艺名黄韵清,清光绪十七年(1891)生于南安石井。11岁入“福祥兴班”学戏,拜师李允鲍。先学旦角,后学老生,再转学丑。擅演男丑,尤以破衫丑为最。其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管甫送》、《番婆弄》、《义德山》、《唐二别妻》等。 民国8年(1919),应菲律宾侨团“双林公会”之邀,琵琶赴菲律宾参加...[详细]
黄飞龙(1928~1953),又名德春。长乐乡福塘村人,家境贫寒,出世20天就过继给舅父黄於秀。飞龙11岁时,舅父遭甲长诬陷,坐牢两年,饱受摧残,含恨去世。 1949年,家乡解放,飞龙参加民兵,协助政府收公粮、剿土匪等,工作认真细致,吃苦耐劳,进步很快。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6...[详细]
洪晓春(1862~1953年),名鸿儒,字晓春,同安县翔风里窗东村人。清末到厦门经商,起初做粮食生意,后兼营信局、进出口、钱庄、汇兑。厦门工商界组织总商会后,被选为第二届总理兼南洋商业公会与糖油公会会长。他真诚为商界服务,不辞劳苦,到处奔波。凡商业上各方面的纠纷,他都亲自出面调解,成为厦门商界的...[详细]
洪文德,字歧年,南安县蓬华华美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少年时到菲律宾求学,后回国入福建法政学堂读书。民国11年(1922)和民国20年两次担任南安县县长。 民国14年,应陈国辉邀请,文德带20支德国造卜壳 投奔其部下,任参谋长,负责外交和军需事宜。民国16年,洪文德赴省疏通省府...[详细]
洪鸿儒(1865~1953年),字晓春,号悔羆,同安县马巷窗东乡人。清末在厦门洪本部开设源裕商行经营粮食生意,由于为人公正诚实,得到南洋各地侨商的信赖,虽然资金不多,商号仍得以发展,逐步兼营信局、进出口、钱庄和汇兑业务。辛亥革命厦门光复,社会治安混乱,地方人士组成“保安会”,他出任副会长,组织“...[详细]
高应(1910~1953),乳名七保,又名高芝灵。出生于地主家庭,吴旗镇人,幼年读过半年书。 1925~1934年在家务农、做生意。1934年红色政权在吴旗建立后,高应为-反人民,亲自组织地方民团,自任队长,进行-与土匪活动。 1934年2月,高应在吴旗枣树湾打死革命干部刘丕万和13岁的...[详细]
高陵(1888—1953),男,长武县彭公乡东大吉村人。自小家贫未曾上学,但他聪明伶俐,14岁跟随西大吉堡木工名匠崔玉亭学手艺,勤恳细心,尊师如父。出师后,独立经营建筑业,擅长砖木结构的仿古宫殿式建造,设计施工,独具匠心。县内一些有名的较大建筑如亭口桥、黑河桥、昭仁寺大雄殿和文庙大成殿、文昌宫、...[详细]
封营书(1908~1953) 本县何家集乡封家坪村人。1927年革命处于低潮,营书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工作。1937年至1939年任子长县-部部长。1943年调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办公室政务秘书科长。1947年任宜川县县长、县委书记。1950年调西北行政委员会工作。1953年因病于中央...[详细]
范景海,曾用名花姜、郑子恩,清光绪八年(1882年)生于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粗通文墨,后携家逃荒至珠河县侯林乡山区,开荒种田谋生。 伪大同2年(1933年)秋,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率珠河反日游击队到侯林乡开展抗日斗争。游击队缴了 地主和汉奸的 之后,召开群众大会。当时,由于群众对共产党和游击...[详细]
陈中谟 (1869--1953),字子嘉,洵阳县大河南陈家院(今金洞乡河湾村)人。父陈日新,系清生员。陈中谟幼年就读私塾,清末考取县学廪生,诗文俱佳。光绪二十八年(1902)洵阳知县刘德全纂修《洵阳县志》时,聘为校正。中谟为人忠厚,学识渊博,终生从事教育,凡40余年,桃李满洵阳,是民国时期...[详细]
陈兆锵 (1862~1953年) 字铿臣,闽县人,家住城内朱紫坊。清光绪九年(1883年)毕业于福建船政后学堂管轮班,上“扬武”练习舰见习。次年,被选到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任机管、管轮等职。光绪十八年(1892年),升署北洋水师右翼中营守备,充二管轮。两年后擢为右翼中营游击,任“定远...[详细]
陈天恩,原名陈泽覃,清同治十年(1871)生于南安石井东滨村。早年旅居菲律宾,以行医为业。他医术高明,诊治精细,享有声望。后回国定居厦门,开设陈天恩医药局,远近称誉。中年以后,每隔几年便往南洋一游,联络亲友,受到侨胞的敬重。 天恩平时对与国计民生有关的经济事业很感兴趣,他认为福建森林竹木资源...[详细]
周福成(1898-1953),字全五,辽宁省灯塔市柳条寨镇连三台村人。国民党陆军中将。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步科毕业庐山军训团三期,陆大将官班二期毕业。早年在奉军任职,历任万福麟陆军第十五旅连排营长。1925年,升任第六旅八十团中校团副。 1927年5月任东北陆军第6旅17团团长,驻军...[详细]
周碞(喦)字奉璋,国民党追晋陆军二级上将。1893?年11月,生于嵊县华堂村,陆军大学毕业,历任排长,团长,旅长,第六师师长,第七十五军军长,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第六缓靖区司令官,第一绥靖区司令官兼行政长官,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浙江省政府主席兼浙江警备司令等职。去台后,任“-”战略顾问。 ...[详细]
赵畴九(1909~1953),武陟县东岩村人。1927年毕业于河南省立第二商业学校。1931年加入国民党。1928年至1936年任教于乔庙、县城和温县赵堡镇小学。1938年任武陟县立医院院长,后任县立乡村师范学校校长。 1940年11月任武陟县党部干事、计划委员、训练委员等职。由此跻身于军政...[详细]
叶肇,原名赓泮,号伯芹,广东省新兴县船岗水湄村人,历任国民革命军团长、师长、军长,曾作战于淞沪战场。在桂南战役中因贻误战机被黜,一度闲居于南雄县城龙勾巷。1949年3月,叶肇升任广州警备司令部司令。9月,改任广东省绥靖公署西江行署主任。解放前夕举家出逃香港,后赴台湾定居,卒于台湾。 叶肇少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