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厦门市> 同安人物

洪鸿儒

[公元1865年-1953年]

洪鸿儒为[公元1865年-1953年]

  洪鸿儒(1865~1953年),字晓春,号悔羆,同安县马巷窗东乡人。清末在厦门洪本部开设源裕商行经营粮食生意,由于为人公正诚实,得到南洋各地侨商的信赖,虽然资金不多,商号仍得以发展,逐步兼营信局、进出口、钱庄和汇兑业务。辛亥革命厦门光复,社会治安混乱,地方人士组成“保安会”,他出任副会长,组织“保安团”日夜巡逻维持治安。他关心教育事业,在家乡创办窗东学校,收容贫苦农民上学,为家乡培养人才。在厦门,他担任大同小学、民立小学董事长,为学校筹募基金,建筑校舍,聘请教师。他还担任慈善机关益同人公会董事长,出面在市区各商户及南洋各地募捐,定期举办“施粥”、“施棺”,发放“米单”等活动。还创办益同人医院,免费为穷人诊病、施药。在他主持商界工作期间,真诚为商界服务,不辞劳苦,到处奔走为人解难,耐心说服排解商业上各方面的纠纷,得到商界的拥戴。他还参与领导-和收回海后滩英国租地的斗争。20年代,参与市政会工作,积极主张修建马路、市场和公园,为厦门的市政建设做出贡献。抗战爆发后,参加厦门各界组织的抗敌后援会,被选为劝募部部长,除继续领导商运工作外,还带头捐款,动员爱国商人输财救国,支援前线;号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抗日救亡而奋斗!”民国27年(1938年)5月10日,日本侵略军进攻厦门,他别妻离子,率其家人和千余名群众搭“丰庆轮”赴香港避难。在船上致电香港福建商会、同乡会,使难民登陆香港后得到妥善安置。厦门沦陷后,日本特务想利用他,多方威逼利诱,他不为所动,由香港辗转避居越南、马来亚等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马六甲因人告密而被捕入狱。日本侵略者胁迫他回厦做“官”,他以-拒之,时年届八旬,病倒狱中,当地侨胞纷纷要求让其保外就医。考虑到他在东南亚华侨中的威信,日敌提出只要写“-”就可出狱,他奋笔疾书“无过可悔”,敌人暴跳如雷却无可奈何,最后将他软禁在一个寺院里。
  抗战胜利后,他从集中营获释,国民政府颁发“忠贞爱国”匾额以示嘉奖。民国35年10月初回厦,任厦门市商会名誉会长。
  洪鸿儒历任福建省咨议局议员,厦门商务总会总理、会长、副会长、主席,厦门市政会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厦门市人代会代表、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和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主任。1953年1月3日逝世。
  
同年(公元186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