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丙臣(1962年~ ) 濮阳县徐镇镇南习村人。大专文化,中医主治医师。199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入濮阳县卫校学习,1985年到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一年,1986年取得乡村医生证书。1989年被聘到徐镇卫生院。历任徐镇卫生防疫站副站长。为濮阳县农村卫生协会理事,徐镇镇农...[详细]
任金福(1946年~ ) 范县人。1965年11月入伍,196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解放军铁道兵司令部、交通部直属车队任司机。1974年11月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在安阳地区汽运公司、濮阳市汽车运输公司任司机。 任金福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驾驶员的岗位上安全运行...[详细]
任书藏 字蕴玉,濮阳县文留镇文留集人。生卒年不详。濮阳沿黄大堤(原民埝)修筑的首倡者和经办人。 清代,山东、河南沿黄两岸筑堤防患工程皆由国家出资,派员督办,惟至濮阳境,借有金堤之故,无人问津。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自铜瓦厢北决,金堤以南尽成泽国,村庄陷落,禾苗荡尽,人、...[详细]
邵建耕(1929年~ ) 曾用名邵见耕。清丰县纸房乡陈庄村人。1944年2月参加八路军,194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独立团司令部司号员。解放战争时期,曾任连文化干事、副政治指导员,参加解放鲁西南、进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等战役,身...[详细]
沈广训 (1898年~1945年) 字迪生,绰号沈大鼻子。寿张县孙口村(今属台前县孙口乡)人。早年曾任军阀营长。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寿张城后,沈广训历任伪维持会长、警备大队副队长和伪县长等职。沈广训效忠日本侵略军,网罗兵痞、土匪和社会流氓,扩充汉奸武装,组建警备大队,多时辖17个中队。...[详细]
沈冠英(1906年~1975年) 濮阳县海通集人。一生下来就脊胸驼背,是个残疾人。由于家境贫苦,曾以讨饭糊口。后来拜一个绰号叫"砖头"的艺人为师,先学扬琴,后唱坠子。1937年在山西为中共做情报工作。1938年初,参加八路军濮阳办事处的鸭绿江剧社,担任教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剧社领导人突然...[详细]
石冠卿(1917年~1999年) 濮阳县白埕乡石楼村人。著名中医学教授。16岁入濮阳县初级中学学习,因家境贫寒而辍学。17岁投师清丰县名医梁向荣学医,尽得其传。21岁即悬壶乡里,医术精湛,每以奇方治顽疾而名噪乡梓。 石冠卿于1953年参加工作,在濮阳县徐镇区卫生所从事医疗和行政管...[详细]
史向光(1917年~1980年) 原名史承颐,濮阳县王称堌乡常庄村人。出生于地主家庭。1931年9月入濮阳县立初级中学,1936年9月入保定育德中学高中部读书。 1937年七七事变后,史向光从保定学校返回家乡。1938年秋,参加濮阳城内冀鲁豫救国总会举办的地方党政干部训练班,10月...[详细]
宫天挺 字大用,元代开州(今南乐县)人。生卒年不详。率性耿直,能诗善文。一生著有《范张鸡黍》、《宋仁宗御览托公书》、《宋上皇御赏凤凰楼》、《使河南汲黯开仓》、《严子陵垂钓七里滩》、《栖会稽越王尝胆》6个剧本。现仅存《范张鸡黍》、《严子陵垂钓七里滩》两个剧本。 宫天挺所写的历史剧...[详细]
晁说之 (1059年~1129年) 字以道,一字伯以父。北宋澶州清丰县人。宋神宗元丰五年进士,官至中奉大夫、徽猷阁待制,因仰慕司马光的为人,自号景迂生。 晁说之出生于世宦名门兼书香门第,高祖晁迥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曾任礼部尚书,死后追赠太子太保,谥文元。其曾祖、祖父、父亲都...[详细]
宋纪和(1922年~ ) 濮阳县徐镇镇九章村人。中医主任医师。1964年被河南省命名99名老中医之一。1947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8月调清河头二区卫生所。1954年8月赴省中医学院中医进修班学习。1958年9月调濮阳县卫生科卫协会任秘书,同年12月调濮阳县人民医院从事治疗工作,后...[详细]
宋乐三(1918年~1943年) 原名宋玉家,又名宋宝善。南乐县谷金楼村人。出身贫寒。九一八事变时,他正在小学读书,受抗日救国思想影响,曾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他个子低矮、瘦小,人称"短宋"。 1937年七七事变后,宋乐三抛弃学业,丢下新婚的妻子,毅然投入抗日救亡行列。1938年冬,宋...[详细]
苏明俊(1948年~ ) 范县濮城镇人。高中文化,中共党员。范县濮城镇北街村党支部书记。 苏明俊任北街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带领全村村民发展经济,逐步兴建了能源化工厂等7家企业,形成了化工、编织、保温、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村内修建了标准化小学,安装了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详细]
孙德萱(1938年~ ) 濮阳市区胡村乡胡村集人。中共党员。文博副研究馆员,为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理事、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河南省建筑学会历史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濮阳市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孙德萱于1962年新乡师范学院毕业,...[详细]
孙汉章(1911年~1999年) 南乐县梁村乡孙村人。小学毕业后考入河北省立第十一中学。 1929年,经刘同方介绍,孙汉章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积极参加并组织了反对校长薛起昌压制民主、无故开除进步学生的-斗争。由于计划不周,加之泄密,-斗争失败。孙汉章被开除学籍后,又考入大名七师...[详细]
孙健初(1897年~1952年) 字子乾,濮阳县白埕乡后孙密城村人。玉门油田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石油之父"。10岁丧母,靠祖母抚养成人。后在曹州(今菏泽)六中读书。192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地质系,旋被山西省建设厅聘去,不久被南京中央国民政府农矿部调走。初任农矿部地质调查所技士,继升技正,从此...[详细]
孙聚五(1920年~1994年) 原名汝奎,清丰县韩村乡孙韩村人。书画家。出身贫寒,初小未毕业就考入清丰县第一高小,因交不起两块钱押金,仅上了28天即辍学。1943年参加革命工作,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教师、《清丰日报》常务副总编、清丰县文教局副局长、文化局副局长、文化馆馆长,为清丰县...[详细]
孙藻 (1847年~1921年) 别名咯拉,今台前县打渔陈乡东影唐孙家街人。清朝末年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他生于贫寒之家,10岁父母双亡,流落街头乞讨度日。13岁在山东梁山县寿张集讨要时,"老井班"一演员见其声音宏亮,于是禀明班主收其入班学艺。孙藻得此机遇,刻苦练功,精心求艺。1863年,他艺...[详细]
唐之道 (1880年~1931年) 字润甫,南乐县东唐王庄人。自幼随父唐际泰读习诗书,20岁列为庠生,以聪明机敏闻名乡里。后遵父命投笔从戎,与其兄廷选双双考入保定武备学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毕业,立志继续深造,又东渡日本留学,与孙中山、陈英士、李协和结为友好。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