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宝红 [公元1929年-1992年]

  • 徐宝红(1929~1992.12),女,开封市人。曾随姨妈学唱坠子,后拜师赵礼东。1950年在开封市曲艺汇演时,演出《解放开封》,获锦旗一面,是开封最早演唱新词的坠子演员之一。1957年代表开封参加河南省首届曲艺汇演,演出《二姐思夫》,获节目优秀奖、演员优秀奖。1958年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首届曲...[详细]

薛书元 [公元1907年-1984年]

  • 薛书元(1907~1984.2),开封市人。生于开封西小阁街。其父薛应祥是武林高手,擅长祖传炮拳。薛书元自幼酷爱武术,7岁即随父学习炮拳,12岁拜镖师-力(号称"王大力")为师,苦攻大洪拳5年。20年代参加冯玉祥部队,随从苗凤山教练学习武术、劈刺、体操等。后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为最后一届毕业...[详细]

薛迅 [公元1910年-1978年]

  • 薛迅(1910~1978.9),原名薛声豫,化名李素英,女,开封市人。生于开封市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5岁成了孤儿,16岁考入高中读书,因经济困难,高中一年辍学,去新乡一家面粉厂子弟小学当教员。1927年夏,她考入北京国立女子大学化学系。半年后,因无钱缴纳学费,被勒令停课,遂回开封,又做了一年小学...[详细]

许敬参 [公元1903年-1984年]

  • 许敬参(1903~1984),字道元,开封市人。为许钧长子。河南大学文学士。30年代任河南省博物馆古物研究员。40年代末去台,后赴美国定居。1980年回国,任国家文史馆馆员。对文物考证、鉴赏及古文字颇有研究。工书善画,书工甲骨文、魏碑,厚重挺拔。1934年,在省会开封举办的河南省现代书画展览会上...[详细]

许钧 [公元1878年-1959年]

  • 许钧(1878~1959.2),字平石,号子猷、蘧庐散人、散一居士、凝一居士,晚号怡安,祖籍开封县杏花营乡。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在开封城北张湾决口,许家被洪水淹没,沦为赤贫。其父后赤手进城,以苦力谋生,晚年借钱10串,做小杂货营生。1878年12月19日,许钧生于开封城内塘坊口街。幼聪...[详细]

许禄

  • 许禄(1941.3~),河南省开封县杏花营镇人。初中和高中分别就读于开封师专附属实验中学和开封第一高级中学。1965年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化学系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972年从事计算机在化学中应用的研究。1979~1981年,获洪堡基金会奖学金赴西德马普学会煤炭所,从事有机化物...[详细]

徐瑞恩

  • 徐瑞恩(1938~),河南省通许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系运筹学专门化专业。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系统科学研究所工作。1963年对数学规划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成果在1975年《数学学报》上发表。1965年参加大庆油田配水方案的运筹学研究,成果显著,研究论文发表在...[详细]

徐实

  • 徐实(1934.5~),开封市人。生于开封。1953年开封高中毕业考入华中工学院,1961年毕业于该学院水力发电厂专业(因病休学3年)。同年分配山西水利厅机电局工作。1963年12月调河南水利厅豫东除涝治碱工程管理局任技术员。1969年单位撤销,调开封钢铁厂(后改名为练锌厂)。1982年调开封仪...[详细]

徐玉庆

  • 徐玉庆(1932.3~),开封市人。中共党员。1950年任小学美术教师。1956年入河南艺术学院,1958年毕业。1958~1963年在开封十四中任美术教师、市中学美术教研组组长。1963~1970年任《开封日报》美术(美术摄影组组长)。1970~1979年在市群众艺术馆任宣传组长、副书记。19...[详细]

杨春芙 [公元1905年-1992年]

  • 杨春芙(1905~1992.4),原名杨秀蓉,女,开封市人。自幼家境贫寒,七八岁当过童养媳。10岁到朱仙镇其姐夫家粮行干杂活,12岁时和9岁的妹妹到开封一家打蛋厂当童工。蛋厂关门后,又到花生行剥花生,去火柴公司装火柴。1921年,杨春芙进入省立第二贫民工厂(即河南妇女工厂)做工。1925年4月,...[详细]

杨德才 [公元1934年-1983年]

  • 杨德才(1934~1983.7),开封市人。出生贫农家庭。因生活所迫,13岁起先后在饭店、理发店学徒。1951年参加工作,历任通讯员、管理员、干事、副科长。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杨德才调卢氏县工作。一次,他带领五百多民兵参加修路劳动,自己先后4次连续3天3夜没休息。为赶修一...[详细]

杨宏猷 [公元1915年-1983年]

  • 杨宏猷(1915~1983.10),又名应谦,河南省杞县大杨屯(今属圉镇乡)人。祖父是清末秀才,父亲行医,家境富裕。他幼入私塾,喜读古典小说,崇尚豪杰。1935年2月因抗婚出走滁县、镇江,以行医结交地方名士,阅读进步书刊。返杞后于1938年6月参加中共党员吴芝圃领导的豫东抗日游击三支队,翌年3月...[详细]

杨鸿昌 [公元1887年-1942年]

  • 杨鸿昌(1887.9.25~1942.7.23),字文卿,开封市东郊宴台河村人。幼年聪慧好学,在本村就读私塾(宋家学堂)时,常听老师讲述八国联军侵华的惨痛历史,激起他强烈的报国之情。光绪三十年(1904),河南武备学堂创办于开封南关学堂门街,招收正额学生80名。杨鸿昌以"体质健壮、技勇便捷、精通...[详细]

杨捷三 [公元1862年-1941年]

  • 杨捷三(1862.10.21~1941.2.22),字少泉,开封市人。杨氏先祖在开封寺后街创建贾肆宏生斋。杨捷三即出生于宏生斋后宅。幼读私塾,从师景汝臣。光绪四年(1878)考取秀才。后又从王枫臣、张守臣、贺鉴墉、李海臣诸儒游习学举子业。光绪六年(1880)至考中进士前,杨捷三先后为巡检何郎山之...[详细]

杨庆安 [公元1933年-2000年]

  • 杨庆安(1933.6~2000.10),开封市人。1952年毕业于黄河水利专科学校,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河南省、水利部、黄委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十多次。历任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副总工程师,中共...[详细]

杨廷弼 [公元1855年-1922年]

  • 杨廷弼(1855~1922),字子良,河南省兰仪县(今属兰考县)三义寨西北薛庵村(后因河患,南迁三义寨乡梁圪NB054村)人。身体魁伟,性情和善,与人和睦相处,受到邻里称赞。杨家境贫寒,拣柴拾粪,躬耕田亩。乡有薛姓老翁,重其才,资助习武,此后日夜苦练,勤奋不懈,终于在乡县省试中连中三元。光绪...[详细]

杨以德 [公元1873年-1944年]

  • 杨以德(1873—1944),字敬林,绰号杨梆子,天津人,祖籍山东,落魄盐商后裔。杨年幼时家道中落,生计艰难,经人介绍在老龙头火车站(即今天津东站)当检票员。在此被天津北段 督办曹嘉祥看中,派他到津榆铁路侦察处当侦探员。因破获大案,名声大噪,于是得到袁世凯的赏识。 1906年,杨以德升任津榆...[详细]

杨曾蔚 [公元1879年-1946年]

  • 杨曾蔚(1879~1946.2),又名古霞,字少石,清祥符县(今开封市)人。清末以名诸生被选入明道书院,肄业。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北京练兵处考送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留日期间,在许多杂志上发表文章,宣传革命。曾任东京《武学》杂志。光绪三十二年(1906)加入同盟会。曾与李烈钧、唐继...[详细]

杨仲龙

  • 杨仲龙(1938~),开封市人。1960年7月毕业于开封师院生物系。曾在中牟县二中,开封市郊区西郊中学任教。1983年调郊区水产职业中专任教导主任。1988年被评为中等学校高级教师。 杨仲龙在生物教学中,重视实物教学,刻苦钻研自制标本,进行直观教学,效果显著。1981年西郊中学高三班高考时生...[详细]

姚淑芳 [公元1922年-1966年]

  • 姚淑芳(1922~1966),乳名秋莲,开封市北郊南北堤人。姚原本姓韩,父亲韩敬,为黄河船工,因家贫,为其姨母收养,随改姓姚。1938年开封沦陷时,姚随姨母逃难西安,拜著名豫剧演员王金玉(艺名"小火鞭")为师学戏。3个月便登台演出。常演于西安同乐剧场,因其聪明好学,模仿力强,在陕数年,便崭露头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