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开封人物

杨庆安

[公元1933年-2000年]

杨庆安为[公元1933年-2000年]

  杨庆安(1933.6~2000.10),开封市人。1952年毕业于黄河水利专科学校,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河南省、水利部、黄委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十多次。历任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副总工程师,中共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书记、党组副书记,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局长兼党委书记,黄河小浪底枢纽工程筹建办主任,黄河集团总公司总经理,中国水利学会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黄河志》编委会副主任,《黄河防-》、《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志》编委会主任。
  60年代,他曾徒步行程一千四百多公里,考察黄河下游两岸的堤防工程。他参加并组织领导解放后历次黄河堤防大修、河道整治工程和战胜1958年、1982年黄河特大洪水,1969年、1970年严重凌汛工作。他参加由水利部组建的三门峡工程大修领导小组,领导泄洪建筑物大修和二期改建。他总结推广宽河道整治和吸泥淤背技术,为黄河防汛及堤防整治做出贡献。他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按照"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解决了三门峡库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的重大难题。他提出汛期浑水发电方案,打破汛期不能发电的0,取得极大的经济效益(前6年汛期发电即达2.1亿千瓦时,直接经济效益2200多万元)。对解决机组的磨损气蚀和坝前水草处理问题提出了新思路。他组织科技人员对38种抗磨材料进行无数次实验,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组织实施水库优化调度,对防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三门峡水利枢纽24个泄流孔闸门全部关闭时间从原来的13小时,缩短至8小时以内,攻克了三门峡水库防洪运行上的重大难题,达到国家防总的要求。他从实际出发,提出减少一门一机的安装,为国家节约大量的投资,缩短了二期改建工期。他经过多方努力,使三门峡水电站扩装两台7.5万千瓦机组,提高了经济效益。他主持完成了三门峡水库运行30年技术总结,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为治理黄河总结经验,得到中外水利专家的高度评价。他在三门峡水利枢纽局工作期间,使企业效益提高4倍,职工收入翻了3番,总结出一条"以水保电、以电养水、综合经营、良性循环"的现代化水电企业发展新路。1994年,他受水利部和黄委会委托,带领工作组到黄河小北干流清障,冒着盛夏酷暑,历时183天,做大量的协调和说服工作,拆除河道违章建筑和阻水挑流工程,解决晋、陕两省几十年的河道纠纷,保证了黄河干流的畅通。
  他在《中国水利》、《人民黄河》等报刊发表论文几十万字。他主持编纂的《黄河流域防洪资料汇编》(7册)、《黄河防汛抢险技术手册》、《黄河防汛管理办法》,均获黄委会科技奖,《黄河流域地图集》获水利部科技一等奖,《黄河防-》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199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黄河魂》(杨道金著)是专为杨庆安写的传记。2000年10月去世。
  
同年(公元193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