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开封市>

杨曾蔚

[公元1879年-1946年]

杨曾蔚为[公元1879年-1946年]

  杨曾蔚(1879~1946.2),又名古霞,字少石,清祥符县(今开封市)人。清末以名诸生被选入明道书院,肄业。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北京练兵处考送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留日期间,在许多杂志上发表文章,宣传革命。曾任东京《武学》杂志。光绪三十二年(1906)加入同盟会。曾与李烈钧、唐继尧、尹昌衡、张凤翙等人组织丈夫成城团。宣统二年(1910)回国。当时蔡锷任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陆军小学堂总办,杨曾蔚应蔡锷之约赴广西,任干部学堂学监。1911年秋,杨曾蔚赴太原,将一缅甸银钢刀赠予姚维蕃,鼓动姚起义。旋又赴滦州,游说张绍曾,被兵包围,后突围而逃。滦州独立后,随南下沪宁,与豫晋同乡,推举于右任为豫、晋、秦、陇协会会长,主持全局。与刘积学相约,在河南招募数千健儿,遂被推举为晋、豫、秦、陇四省联军总司令。他带领联军进驻湖北黄陂,又资助李烈钧0,进取武昌。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后,应江西都督李烈钧之邀,任都督府参谋长。1913年7月,李烈钧在江西宣布独立,举兵讨伐袁世凯,二次革命爆发。杨曾蔚参加讨袁之战。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杨曾蔚又应云南都督唐继尧之邀,赴云南任都督府参赞军机,并曾任云南讲武堂教官。1915年12月,李烈钧、蔡锷先后抵达昆明,12月25日,蔡锷会同唐继尧、李烈钧通电反对袁世凯称帝,组织护国军讨袁,出兵贵州、四川和两广,杨曾蔚参加讨袁护国战役。1917年7月1日,张勋率"辫子兵"入北京,解散国会,逼走总统黎元洪,拥溥仪复辟。杨曾蔚参加反复辟之役。他前往黄陂,与其卫队长郜晓楼相约,以200人保卫-,以王天纵百余名武装袭击张勋后园,夺张勋汽车,又与时任第八师营长的李捷生从夹道自北袭张勋之宅第。
  杨曾蔚四十来岁时患上神经中枢症,他曾赴普陀山参见印光大师,并在普陀山静养。1924年10月,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发动北京政变。政变成功后,孙岳任国民军副总司令兼国民三军军长,杨曾蔚应孙岳之邀任国民三军顾问。1927年后因旧病复发而离职,生活一度陷入困境,为生计曾卖文鬻字。李烈钧闻讯,深念旧情,常远道给予资助。30年代,黄郛(字膺白)曾任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一度染病,住进协和医院,他请杨曾蔚来协和医院诊断。诊断仍为神经中枢有病。医生建议杨曾蔚去海滨静养,他无此经济能力。黄郛遂赠金两万。杨曾蔚以此钱除治病购药,又在北平购置两处房产,无思无虑,静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杨宅被日军搜查,行动受到监视,后房产亦被没收,无奈-返回故乡开封,仍从事笔墨生涯。1946年2月3日,病逝于开封北道门家中。杨曾蔚被誉为国民党耆宿、革命先贤,出殡之时,河南国民党元老刘积学、王友梅、刘蓬山、刘庄甫等均前往执幡。河南省政府主席刘茂恩特赠赙仪10万元。
  杨曾蔚与车钺、杨鸿昌、崔寅彤、郑诚、张国威,均为开封籍早期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著名志士。
相关院校:

云南讲武堂

  同年(公元1879年)出生的名人:
张登云 (1879~1947)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
孔昭祺 (1879~1935) 河南省开封市
罗飞声 (1879~1913)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
张钟端 (1879~1911)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
李仲美 (1879~1953)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
+ 更多公元187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
郑树桐 (1885~1946)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
李瑞亭 (1909~1946)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
马德华 (1921~1946)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段然 (1920~1946)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
李麟彩 (1920~1946)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
林少克 (1917~1946)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 更多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