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澍,1976年9月2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1998年参演电视剧《活着不容易》,自此开始演艺事业 。2001年出演电视剧《绝不放过你》。2002年主演都市情感剧《谁都会说我爱你》 。2004年出演文艺喜剧电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2005年参演古装武侠剧...[详细]
张伯彦 (1917.11-1944.7) 张伯彦,笔名征骊、信风,呼兰县南乡庙台子村人。1928年移居呼兰县城。其父张镜寰曾就学于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后因家境变故,辍学回呼兰当教员。张镜寰为人忠厚耿直,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对张伯彦思想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张伯彦在县城模范初高两级小学...[详细]
张步青 旧时是山河镇西郊有名的乡绅地主,社会影响颇大,人送号"张老步",所住自然屯被称为"张步屯"。 张步青生予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成年后,继承祖业,修建三合青瓦房l处,筑有围墙、炮台。张精明强干,极善经营,置地40余垧自耕,兼营工商业11处。在山河镇除设有万隆长杂货店和皮铺以外,...[详细]
张大同 曾用名张廷选。1926年2月7日出生在哈尔滨市平房区平新乡张家店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1年9月毕业于东北铁路学院,历任齐齐哈尔铁路局机务处实习生、技术员、工程师,1955年11月调任铁道部华北段设计分局动力电气化工程师。1956年9月调任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电气化工程师。1983...[详细]
张殿伦,198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内地男演员。 2007年因参演电影《天堂口》而出道,2009年出演谍战剧《决战南京》,2012年因参演抗日战争剧《我的抗战》而受到关注。 2013主演了励志警匪剧《-博客》, 同年出演喜剧电影《疯狂的导演》。2014年参演...[详细]
张耕野(1901--1938)原名宗儒,双城县双城镇人,生于一个贫苦的市民家庭年父张国英是一家商店的管帐,全家十几口人的生活全靠微簿的收入来维持。张耕野幼年在县城一家私塾就读,后入本县中学,阿城师范学校读书1927年毕业于吉林高等师范年毕业后,他先在双城中学,吉林市中学,桦川中学任教。张耕野在桦...[详细]
张广泗(?-1749) 清代将领。汉军镶红旗人。由监生捐纳入官。康熙六十一年(1722),选授贵州思州府知府。雍正五年(1727),升贵州按察使。因镇压苗民起义有功,擢贵州巡抚。雍正十年,准噶尔进扰哈密等地,张广泗为副将军。随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征讨。奏劾岳钟琪调度失误,岳钟琪被革职。授张广泗...[详细]
张华,1958年10月10日出生在黑龙江省虎林县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张文良、母亲潘英花都是有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张文良在饶河县武装部任政工科长。他对儿子的教育很重视,而且有办法。有一年夏天,他看见5岁的张华把碗里的饭粒偷偷拨在地上,生气地皱起了眉头。他让张华放下饭碗,端起脸盆到院子里端水浇菜。时值...[详细]
张甲洲(1907~1937),别名震亚,化名进思,号平洋。巴彦县城东北张家油房屯(现镇东乡富饶村)人。 他6岁入本屯私塾念书。辛亥革命后,又入官办小学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席卷全国,反帝、反封建,打倒孔家店,砸碎封建礼教成为每个青年的共同愿望。这些,都为甲洲后来献身革命事业打下了思想...[详细]
张金镒(外号张小胡),1909年生,木兰镇人。1929~1930年在东省特别警官高等学校学习。日伪统治时期,先后在木兰县石河 署、木兰警务局、警务科任职。当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活动在木兰县北部山区一带时,张金镒在日寇唆使下,积极进行搜捕,致使抗联张祥小队的联络员张海楼和救国会员柴廷有、李文祥、"...[详细]
张兰生 (1909--1940)原名鲍巨魁,满族,1909年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就读于父亲执教的师范学校,1928年考入哈尔滨电业局电车厂,当"车掌"(售票员)和司机。 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哈尔滨,张兰生积极参加电车厂工人的-斗争,还常常以消极怠工,少收或不收车票办法对抗日本人,...[详细]
张鸣岐,1945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老大,父亲在“文革”前曾任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干部处处长,后又任副区长,但因子女多难以养家糊口,他把家迁居郊区乡下。张鸣岐自幼很懂事,肯努力读书,曾一度考取哈尔滨市重点中学。但因生活贫困,为了减轻家里经济负担,他自...[详细]
张清沔(1919-1986),曾用名张仲。农业专家。 张清沔生于黑龙江省宾县新甸村,父亲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1938年4月,留学于日本富山县黑牧高等农林学校园艺系,毕业后返回家乡。1941年12月,任宾县国民高等学校农科教员。 1949年7月,张清沔在北京求实中学参加革命,1950年2月...[详细]
张万贵(1895-1960),艺名粉莲花、铁橛子。黑龙江省兰西县太平山村人。1914年从艺,拜黑龙江北派唱手傅金才(艺名傅七石子)为师,常唱蹦蹦戏,先工上装(旦),后唱下装(丑)。 1921年前后,经常与张景海、徐双喜、贾云楼、白国凤、崔盛金、徐生、金宝山、金娃子等艺人,流动演出于呼兰、...[详细]
张文谱 (1894-1965),黑龙江省绥化县人。青年时期拜门学艺,是正宗评书门派之徒。学徒出科立即成名,不久声震东北。许多茶社、剧场都曾以优厚的待遇相争相请。他以表演"杂学"而见长,经常演出的书目有《水浒传》、《侠义金镖》、《龙虎西巡》、《大五义》、《小五义》、《青烈传》、《三国演义》等...[详细]
张祥,1942年5月10日生于黑龙江省拜泉县华光公社兴家大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他还不满3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母亲讨饭度日。童年的磨难,在张祥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解放后,张祥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1951年,张祥兴高采烈地跨进了学校的大门,成为他家祖孙几辈第一个读书人。他深知今天...[详细]
张永奎 (1893-1977),曾参加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接见。早年丧母,流落哈尔滨街头。1904年在哈尔滨一家纺织厂当徒工。后为俄国医生收养,带回俄国。1906年入彼得洛夫斯克第一中学学习。1915年考入彼得堡大学法律系。大学毕业后,1917年在彼得堡华侨旅俄联合会任秘书。1...[详细]
张有仁 (1905-1974),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出生在一个铁路工人家庭。1919年随父来到哈尔滨。1920年考入中东铁路铁道队学习技术。1922年,其父因机车出轨受重伤而死,他接替父职进入哈尔滨机务段当工人。1925年冬,共产党员吴丽实到机务段开展革命活动.开办夜校,宣传马列主义,张...[详细]
张余(1929.2-1980.1) 张余,呼兰县人。自幼爱好体育活动,10岁时,代表道文(今胜利)小学参加县田径运动会。后任小学体育教师。1951年在县田径运动会上,以11.4秒的成绩创呼兰县100米短跑新纪录。1953年参加全省运动会,一人打破省100米、200米和跳远三项纪录,震动全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