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宾县人物

张清沔

[公元1919年-1986年]

张清沔为[公元1919年-1986年]

  张清沔(1919-1986),曾用名张仲。农业专家。
  张清沔生于黑龙江省宾县新甸村,父亲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1938年4月,留学于日本富山县黑牧高等农林学校园艺系,毕业后返回家乡。1941年12月,任宾县国民高等学校农科教员。
  1949年7月,张清沔在北京求实中学参加革命,1950年2月,由朱兆祥介绍参加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局工作,1952年10月任中央出版总署商务编审部期刊室主任。此期间,加入九三学社。
  “文革”初期,张清沔遭破孩,被隔离、强制劳动。严重折磨和繁重劳役,使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体弱多病。1971年2月,到哈尔滨综合畜牧场生产组担任副组长,1972年4月,到哈尔滨市太平区农业局工作。张清沔曾先后任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经济顾问,九三学社哈尔滨市委宣传部长,哈尔滨市对外友协副会长,哈尔滨市太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级农艺师。
  张清沔主要从事蔬菜裁培技术研究,1964年引进日本塑料薄膜早熟裁培技术,首先在黄瓜、西葫芦等品种的试种中取得成功;1973年又成功地完成大棚番茹高产栽培和西瓜嫁接抗病育苗的试验。他研究的新项目均得到全面推广。张清沔在农业蔬菜种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利用自己的技术特长解决了诸多农业方面的技术理论问题,尤其在全市塑料薄膜覆盖、水稻育秧、大棚蕃茄、西瓜和西瓜嫁接育苗以及早育苗、育大苗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中获得很大成功,并研究出培育夏菜育大苗系列化的关键技术措施。他善于总结经验,在理论研究方面造诣颇深,他撰写的农村科普工作经验总结,刊于文化部《科普工作》半月刊上。
  1981年,他参加了“中国农业综合经营赴日代表团”(任团员兼翻译)并写出考察报告和翻译情报资料约五万余字。张清沔生活俭朴,工作作风朴实,晚年不顾年迈体弱,经常骑自行车下乡,指导当地农民裁种作物,搭大棚架,解决实际困难等。
  1986年10月31日张清沔因患肺癌医治无效,病故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终年67岁。(哈尔滨市志)
同年(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