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廷襄(?—1870年),字竹崖,山阴华舍(今浙江绍兴县)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进士,随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刑部主事、郎中、保定知府、陕西巡抚、直隶总督等职。 第二次 战争爆发后,谭廷襄参与了中外交涉及天津一带的防务。在直隶总督任上,谭廷襄因在大沽口及天津地区防守不利,贻误战机,于咸...[详细]
王蘧常(1890—1989),字瑗仲,号明两,别号涤如、甪里翁、玉树堂主、欣欣老人,嘉兴人,生于天津。3岁时.母顾氏即教他识字,并区分四声。4岁时,父以候补知府实授富川知县,赴广西任所,全家相从。伯父王步青,授以《文字蒙求》等训蒙读物,并教以执毛笔“描红”。继读四书与《毛诗》。7岁时即耽读韩愈、...[详细]
王敦庆(1899—1990),字梦兰,笔名王一榴、王履箴、黄次郎等,嘉兴人。上海美术协会会员、上海漫画家协会名誉会员。192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国学科,后长期从事中学、大学英语、美术教育工作。1927年与友人创办中国最早的漫画团体——漫画会,为漫画会每次活动的主要骨干。其后参加创造社,任美术...[详细]
王贯三(1895—1962),又名王自严,嘉兴人。出身城市贫民家庭,15岁丧父后,生活主要靠少量房租及母亲做针线活的微薄收入。清宣统二年(1910),在父亲生前好友的义助下,考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爱国教育的熏陶下,留意社会现状,注重对民众心理和教育心理的研究。1915年毕业,先后在嘉善第一...[详细]
王环(明正统成化年间人)字廷玉,浙江省新昌县人。明天顺三年(1459年)中举。成化十四年(1478年)奏准永定建县,次年,王环即从上杭县训导任上被选拔为永定首任知县。在职六载,政绩斐然。首先是:督造永定县治。一年之间主要工程完成,溪南里的田心由村变邑,两年规模毕具。与此同时,努力创造安定局面,为...[详细]
王惠成,原名范兴鳌, 1925年2月出生于新昌县羽林街道丁家园村。194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5月,在上虞县办事处做 工作。不久,去中共四明地委青训班受训。结业后,在余姚县做 工作。1945年4月,任中共上虞梁湖区委组织委员、区民兵大队长。1945年10月,任中共上虞下管区特派员。...[详细]
王京岐(1895~1925),又名景岐、钰孝,嵊县中南乡长安村人。14岁毕业于县立小学,17岁入金陵大学,18岁转入之江大学。民国8年(1919),入留法预备学校,翌年6月,去法国勤工俭学,在刚夫郎司公学等校攻读工科。10年,北洋军阀政府派朱启钤、吴鼎昌等前往法国借款5亿法郎,以川、滇、粤、桂四...[详细]
王寄松,原名成季松,嵊州人。1932年开始参加 活动。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转为中共党员。同年参与组织了上海美亚十厂工人的-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寄松受上海丝绸系统党组织指派,回嵊县开展建党活动。通过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发展中共党员。9月,成立中共嵊县临时工作委员会...[详细]
王佩珍(1920~1974年),原名王钦章,山东省博兴县窠刘乡王家村人,民国9年(1920年)出生于佃农家庭。9岁开始上学,读完4年级就失学务农。 民国27年,日本军队侵占山东。民国28年,王佩珍被选为该村青年救国会会长。民国30年当乡的青年救国会会长,并于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31年任乡...[详细]
王屏,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原装甲兵副政治委员。 王屏是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凤岗村人,1933年参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宣传员、学员、科员、宣传队分队长、前敌总政治部保卫部技术书记等职,参加了建宁、泰宁、沙县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详细]
王若真,曾用名王怊,化名李尘,王尔啸,绍兴人。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和共产党员何赤华、张秋人、黄超裳等人的启发,1923年至1924年,在绍兴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就积极参加驱逐封建校长、 县议会停办女子师范、组织学生自治会等进步-。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于1926年初转为中共党员。192...[详细]
汪寿华(1901~1927),原名何纪元,字介尘,后改名何今亮,诸暨赵家泉畈人。1917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在校期间,受俄国十月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并参加了声援北京五四-的斗争。1920年初,趁回家乡机会,在亲友中宣传苏维埃革命,讲苏俄人民的幸福。6月,进上海外国...[详细]
王松,1975年8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兴文县久庆镇兴隆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王松从小养成乐于助人的好品德。在家乡上小学时,同学李江脚崴伤了,王松坚持背李江上学达一个多月。王松家的邻居傅成周是个“五保”老人。王松为他担水,扫院子达十余年。有时,他还动员班里同学拿出零花钱为老人买糖、买盐、买水果。上中学...[详细]
王文祥(1906 — 1945.12),原名高子清,又名高世恩、高仰上,化名王超平、王平、王耀章,绍兴人,出身于工商地主家庭。童年就读于斗门辨志小学,毕业后,入绍兴第五师范学校,不久考入杭州之江大学。在校期间,参加了杭州党的 组织反基督教青年大同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详细]
王元(生卒年不详),字惠孟,一字游翁,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或说为杜陵人、平陵人)。 建武元年(25),隗嚣想劫持更始帝之事败露后,逃回天水,聚集旧部,占据陇右故地,自称“西州上将军”,四处网罗人才。后更始政权败亡,三辅士大夫们为逃避战乱,纷纷投奔陇右。王元是其中之一,被任命为大将军...[详细]
王正山,又名王明远,嵊州北漳镇东林村人。1930年,到上海美亚绸厂当织绸缎艺徒。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曾任上海法南区共青团支部书记、区委组织部长。1934年3月,因领导美亚绸厂-斗争被捕入狱。1936年10月出狱后,在浙江长兴县休养期间即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1...[详细]
广州军区炮兵原副司令员。 魏洪亮同志是江西省兴国县江背镇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政治指导员、团政委、旅长、师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参加过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过百团大战、...[详细]
魏湘生,嵊州人。早年曾去上海绸厂做工,后回乡当过农民、乡村小学教师,并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进入新昌战时政治工作队,任队内中共支部书记。12月,任中共新昌县工委书记。根据上级指示,将党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农村,注重在农村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19...[详细]
吴似鸿(1907—1990),女,绍兴州山乡(今柯桥镇)人。出身贫寒,11岁入小学,毕业后进绍兴女子师范,成绩优异。五四后,为新思想新文化所激荡,曾在《棠棣之花》中扮演刺客角色。1926年冬,北伐军到绍兴,出任绍兴女师自治会会长和绍兴妇女协进会会长。 1928年,开始在《新女性》发表作品。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