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嘉兴人物

王贯三

[公元1895年-1964年]

王贯三为[公元1895年-1964年]

  王贯三(1895—1962),又名王自严,嘉兴人。出身城市贫民家庭,15岁丧父后,生活主要靠少量房租及母亲做针线活的微薄收入。清宣统二年(1910),在父亲生前好友的义助下,考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爱国教育的熏陶下,留意社会现状,注重对民众心理和教育心理的研究。1915年毕业,先后在嘉善第一高小、桐乡农校执教。1918年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小任教员,后又任教务主任。在校内,和宣中华等进步青年广泛交往。五四运动爆发后,和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组织“劝用国货同志会”,进行爱国宣传活动。1920年2月,校长经亨颐无端被封建保守势力免职,引起全校师生的强烈 。贯三和进步师生一起愤怒声讨“撤经”阴谋。1922年4月,经俞秀松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年冬,校方借口他“不宜从事教务工作”,解聘其教务主任职,遂应宣中华相邀,去萧山衙前农村小学任教。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徐白民、唐公宪、刘大白、杨之华等经常深入到贫苦农民家中,进行社会调查。这一时期,还协助办理进步刊物《责任》,并在刊物上发表《家庭访问记》等文章,鼓动民众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统治势力,为自身的彻底解放而斗争。1923年,以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的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年3月,国民党浙江临时省党部在杭州成立,贯三任秘书,积极协助宣中华(临时省党部执行委员)组建全省各县市党部,促进国民革命运动的迅猛发展。是年夏,由宣中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受组织指派,以国民党临时省党部委任的国民党嘉兴县党部筹备员身份到嘉兴,会同顾作之一起组织中共地方党团组织及筹备国民党各级党部和领导工农运动,来往于杭州、嘉兴两地。先后当选为嘉兴县党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1925年3月,中共嘉兴独立支部建立,王贯三负责全县-。嗣后协同顾作之创办嘉兴公学,从嘉兴、富阳、平湖等地陆续招收了40名青年学生,贯三为校董,兼国文教师,向学生推荐《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刊物,进行革命思想引导。嘉兴公学为嘉兴的革命活动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为嘉兴共青团组织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1925年3月14日,在孙中山逝世后第二天,王贯三与顾作之等去新塍、濮院、平湖等地作报告、演讲,阐述孙中山的新-思想,宣传孙中山的丰功伟绩,使革命统一战线思想广泛深入人心。五卅惨案消息传到嘉兴的当夜,与顾作之深入到各个学校进行联络,鼓动师生-、--,在全县掀起了以青年学生为先锋、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声援上海工人阶级的反帝爱国斗争浪潮。同年下半年,到松江景贤女中任教,与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侯绍裘、朱季恂等宣传革命思想,为促进松江中共党组织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26年3月,以中共党员宣中华为主要领导的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左派)正式成立,王贯三任秘书长,努力处理党部机关事务,成为宣中华的得力助手。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根据宣中华的指示,经中共上海区委同意,去武汉向国民党中央汇报请示工作,并任国民党苏浙沪三省市驻武汉办事处秘书,夏又调中共汉口市委工作。武汉七一五事变后,奉命秘密返回浙江。是年冬,担任中共浙江省委干事。遵照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协助省委领导恢复各地党组织及组织农民-。1928年1月,卓兰芳受中共浙江省委指派,发动、领导了奉化农民-,贯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928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后,王贯三经党组织批准,作为“革命友人”脱离党的组织,专事教育工作。临别之际,抱病将一批党内刊物安全送到上海城隍庙处的一个秘密机关。
  1929年,王贯三在褚辅成、潘念之等相助下,筹集资金,在上海爱文义路创办了中华学校,自任校长。“中华”一名是为了纪念已献身的中共党员宣中华。在此期间,党组织通过贯三将一大批从诸暨-、温州-失败后撤退出来的革命力量隐藏在学校内,该校成了党组织转送革命力量的联络点。1930年夏,经友人介绍,先后在广东汕头友谊中学、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工人补习学校从事教务工作。1932年春,受广东教育界同行邀请,去潮安任韩山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在校内,曾帮助校长及时保护三位进步学生安全撤离学校。1934年,将从外地转来广东的潘念之秘密介绍到汕头友谊中学教书,使潘念之摆脱了当局的破孩。
  1938年7月,日本侵略军侵占潮安、汕头。王贯三辗转至普宁梅峰、大埔虎山学校任教,向学生宣传抗日。并经常和革命同志暗中往来,建立深交。1943年春,放弃了广东大埔虎山中学舒适的生活条件,拒绝了当地政府的高薪“挽留”,来到经济贫困、地处僻远山区的福建永定侨中(为中共创办的抗日教育阵地)工作,依靠共产党员和进步力量开展革命活动。1945年夏,得悉当局要逮捕教务主任等几名党员教员这一消息,适逢这些人外出,贯三立即设法通知,并资助他们安全撤离。还经常购买进步书刊供师生阅读,组织学生唱进步歌曲,演出进步戏剧。
  1948年10月,中共地方组织发现国民党当局企图逮捕王贯三的阴谋后,劝告贯三尽快离开。贯三含泪离别战友,只身赴南洋(马来西亚)。在南洋,历尽艰险,日夜奔波,为永定侨中的教育事业和组织活动经费募集到不少款子,而自己宁可节衣缩食,决不私下动用一分钱。
  1949年春,王贯三从南洋回嘉兴。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前夕,贯三和上海民盟、浙江民盟取得联系,接受了“稳定人心,维护秩序,迎接解放”的任务,担任了嘉兴民盟的负责人。为争取国民党政权中部分上层人物的转变,保护工厂,维护社会安定,做了有益的工作。
  1949年后,先后在上海,福建长汀等地从事教育工作、尽管在一段时期内因“左”的思想影响,王贯三在政治上一度蒙受不白之冤,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仍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曾先后当选为长汀县人民代表、福建省人民代表,并担任过长汀县政协副主席。
同年(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