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好邦(1958-1979年),八甲镇澄垌官埇人。1976年于八甲中学毕业。1977年,1月应征入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三五六二部队一-士。1979年2月,随部队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在攻克三八六高地时,他端起机枪,冲在最前面,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及时发现和消灭敌人火力点,使我军顺利占领高地。此时,...[详细]
黄鹤龄(1892~1973),字梦年,西安街道单涌村人,客居广西柳州。民国10年(1921年)保定陆军学校骑兵科毕业,民国16年(1927年)任第十五军一师九团团长;民国21年(1932年)任第十五军四十三师师长;民国22年(1933年)任梧州海关监督;民国25年(1936年)6月任广西梧州区行...[详细]
黄恒庵(1627~1692年),明代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十二日生于顺德,后移居佛山。他精通医理,先后研制出乌金丸、活络丸、牛黄丸、卫生丸、宁神丸和理中丸等几种蜡丸,在临床上有较好疗效。尤以乌金丸最负盛名。1954年,乌金丸改名为“龟鹿八珍丸”,1970年后,此药品失传。 黄恒庵家境虽...[详细]
黄恨园(1921—1956),原名秉忠,兴福湖谷岗子下人。南华学院肄业及重庆工专毕业。 重庆工专毕业后任梅县《中山日报》副刊主编。1944年冬,入侵日军垂死挣扎,同盟国中国战区号召知识青年从军,恨园毅然辞去,参加青年远征军,他以爱国青年的热情,写《从军诗草》一书,以下选录“从军”、“入营”、...[详细]
黄槐森(1829-1902),字作銮,号植庭,荔山乡人。少时攻读群籍,稍长习研诸子百家,才思敏捷,为文神速。咸丰十一年(1861)中举人,同治元年(1862)成进士,即被任(翰林)庶吉士,在翰林院国史馆编清史。后历任山东道御史、云南道事授刑科给事中、顺天文武乡同考监试官、文武会试监试官、考试汉学...[详细]
黄华杰(1912~1941),斗门大濠涌村人。民国元年(1912年)10月生于家乡,翌年随父母赴美国三藩市,少年时代在美国读书。抗日战争爆发后,激于民族义愤,投考美洲中华航空学校机械科。民国28年(1939年)毕业,参加“美洲华侨回国服务团”归国,经香港辗转至昆明,在昆明机场任空军机械佐。他工作...[详细]
黄华明(1920~1997),又名黄道冠,大坝镇人。出身农家,生性聪慧,勤奋好学,毕业于广东省老隆师范学校。 民国24年(1935)于和平中学读书时,接受革命思想,追求进步。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青年抗敌同志会”,组织农会,宣传抗日救国。民国29年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于连平县湖东小学任教员,...[详细]
黄焕南(1856—1936) 又名黄珠。清咸丰六年(1856)3月26日出生于香山县长洲。17岁赴澳大利亚谋生,最初在杂货店当勤杂工,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补习文化及学习英文,经12年艰苦奋斗,积累资金与别人合伙开一家名为广生和杂货店。经营得法,渐成规模,发展成百货商店,其成为知名侨商。 当...[详细]
黄华培(1901~1988),字萼常。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1月18日出生于香山县黄梁镇大濠涌乡(今斗门镇大濠涌村)。兄弟姐妹7人,黄华培居长。民国2年(1913年),其父偕同家人赴美谋生,黄华培一直坚持半工半读。民国9年(1920年),他进斐孟大旅馆打工。民国11年,斐孟大旅馆聘黄华培...[详细]
黄汇(1861—1934) 俗称朱老汇,沙溪塔园村人。沙溪凉茶创制人。出身贫穷,16岁起便自食其力,曾做过轿夫。青年时喜爱收集民间中草药,利用外出四乡干活之便,自采几味草药为穷苦人家治病。清光绪十年(1884)间,总结和整理出一条专医四时感冒、劳倦伤寒验方,于是创办“黄潮善堂”药店,做起医生...[详细]
黄惠芳(1919~1945 年),女,从化街口镇城内人,出身于富裕家庭。民国27 年(1938年)夏,她在从化读完初中后到广州读高中。民国28 年,参加抗日的群众组织—群策救亡会。同年秋,在温泉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 28 年(1939 年)11 月,黄惠芳接受党组织的安排,前往曲江参加省妇...[详细]
(1831—1890) 黄基,嘉应州攀桂坊(今梅城下市角)人。其父黄莘田是东山书院主讲。他生平好学,天资超迈,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张之洞称许为神童、千里马;黄遵宪把他比为前程无量的大鹏。遗憾的是,他在同治二年(1863年)参加殿试,因有一字误点,只中进士,没有中状元。因此,他大有“为山...[详细]
黄健(1906—1982) 又名如诚、字晓生,香山县长洲村人。民国14年(1925)在中山县立中学读书时就从事革命活动,曾任学生联合会及新学生社中山分社负责人、中山学生救亡工作团副团长、广东省 第一届执行委员。1926年春,被选送到广州参加青年训育员养成所为第一期学员,多次到广州农民讲习所听...[详细]
黄江(?~1928 年),籍贯和出生地不详。黄江为佛山描联工会主任。民国11年(1922年)冬, 描联工会发现资方违反劳资合约的事件,即报告工联会。12月24日,工联会派出纠察队队员伍大光、伍枝等7 人,在福禄大街黄信利对联店里当场缉获资方违约雇工的产品。该店老板是商团分子, 鸣笛报警将7名工人...[详细]
黄 江 (1917~1978年),原名黄金钰,化名徐康。大岗镇镇南村人。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农家。1937年考读怀集县立中学,受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的影响,参加学校组织的“救亡读书会”和时事研究会,阅读《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大众哲学》、《群众》等进步报刊;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率一支小分队...[详细]
黄建坤(1901—1934)黄愚川之侄,字涤民,聪明好学,甚得愚川疼爱并倚重。1926年间,建坤负责黄增记店务,热心公益,重义轻财,颇受同业敬重。1929年26岁时,被选为蕉岭县0会长。在任期间,倡议商店不售伪劣商品,不随意哄抬物价,对短缺资金店铺给予支持等。是年6月粮荒,他除要求米店不要抬价外...[详细]
黄家权(1913~1948),斗门小赤坎人,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幼时曾回国就读,是澳洲侨青社的创始人。黄家权是澳洲最早倡导抗日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团结广大中外人士,并亲自出任抗日慰劳会委员、援助抗日游击战士委员会主席、赈灾筹款大会主席,还曾代表侨青社参加多项爱国活动,如抗日募捐寒衣活动等。当时不少...[详细]
黄节(1873~1935),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别署晦翁、佩文、黄史氏。广东顺德县人。自幼聪敏好学,深明事理。稍长,鄙夷同宗黄士俊的变节行为,易名为“节”,取号“甘竹滩洗石人”,以明立德蹈义之志。22 岁到简岸草堂就读,颇受老师简朝亮道德学问熏陶;课余与同学邓实结为知交,以匡世扶危相互勉励...[详细]
黄景南(1860—1923),又名黄祥,原名启祥,字景南,新会县棠下中心村忠勋里(今属蓬江区)人。兄弟8人,居长。少时肩负家庭生活重担,以贩卖风炉(即炉灶)为生。年长,携两弟往越南堤岸谋生。其间,结识孙中山,孙曾在其铺店内住宿。继后,加入孙中山在堤岸组织的兴中分会,负责财务,并捐资1000大洋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