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梅江人物

黄基

[清][公元1831年-1890年]

黄基为[清][公元1831年-1890年]

  (1831—1890)
  黄基,嘉应州攀桂坊(今梅城下市角)人。其父黄莘田是东山书院主讲。他生平好学,天资超迈,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张之洞称许为神童、千里马;黄遵宪把他比为前程无量的大鹏。遗憾的是,他在同治二年(1863年)参加殿试,因有一字误点,只中进士,没有中状元。因此,他大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之感,遂号“篑山”。此后,他在书画作品署名“篑山黄基”、“篑山基”时,特意将“基”中“土”字的下一横笔写得离开上一横笔很远,表示“土”漏出了“一”筐,而未能登峰造极,以上承“篑山”之意,寄托他在科名上的永远遗憾。
  黄基33岁中进士后,被委任为礼部主事,专司祠职,其间还办理过修建皇陵的事,一做就是15年。他虽然得到过朝廷“莲厅膺稽古之荣,承欢赐锦;枫陛颁扬名之诏,食报贻经”的奖励,但因“屈居廊署倍酸辛,苦恨重来叹积薪”,“旧交各骋骅骝道”,而自己却长期没有升迁。遂有“思告终养”之意,拟以辞官奉养双亲之名退出官场,终“为例所限”而未果。47岁时,以同知保升知府,分发江苏,屡典淮扬河工、通州布捐各要差。两江总督曾国荃推荐他补淮安道,吏部却没有通过任命。黄基一生的主要精力虽然消磨在科举和仕宦上,但在文艺、科学领域仍有很高的建树,是一位兼诗、书、画、天文、数学于一身的通才,诚如《嘉应州志》所说,“出其绪余,皆足专门名家。”
  黄基著有《万事好庐诗抄》行世,是后人为他辑录出版的。而州志所载的“《覆瓿诗草》若干卷”,今已不复见。黄遵宪评其诗说:“貌袭杜陵,神追乐天。”有些诗句,如 “新旧光阴如过客,往来交替总由人”、“身隐三弓地,风清-,披裘人莫笑,热总为名牵”、“千古英雄范大夫,亡吴诡计仗名姝。算来马齿虽加长,有约重牵泛五湖”,写得意境深远,极富哲理而洒脱。
  黄遵宪说“公之书法,最为精能”,“一字三绢,尺幅寸金”,黄基在《论书》诗中说,“苏意虽新偏作态,米锋太露俗难言。腕间火候无今古,真隶由来合一论”。字里行间,充满了超越前贤的豪气。大约在他20岁中举到33岁中进士这段时间.曾卖字为生:“守不疗饥,扬徽卖字……一十余载,鬓霜已侵” ,现在遗留在梅州的墨宝,不下五、六十幅,品类有扇面、题画、镜匾、木刻、横额、条幅、四条屏、七字联、中堂等,字体有隶书、行书、行草、真书、反童体、正楷等,大都是他中进士之后的作品。“东山书院”匾额是光绪八年、黄基52岁时所书,今为梅州市重点保护文物。不幸的是原字毁于“文革”,现存的是仿制品。黄基独创“烟斗钩”,堪称一绝,是中国书坛上的一大创新,最为人所津津乐道。黄基与同治、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状元有书法作品往来。前人论书法;有“篑山气胜,芷湾魄胜”之说,”说明宋湘、黄基的书法神韵各有千秋,并列为嘉应州两大书法家。黄基的画亦极具神韵、高简。1986年中山大学黄海章教授说:“篑山先贤的画,是当时四大家八小家之一。”黄基兼善人物肖像画和山水画,今梅县博物馆收藏有他的一幅山水画。
  黄基在数学研究领域有所建树。他与当时中国数学界坐第一把交椅的同文馆数学总教习李壬叔先生交善,“讨论常不辍”, 李著有《则古昔斋学》十三种数学专著,黄基著算书数种。他“积数十年苦心孤诣,于常法外别求得新法数条,可补前人所未及”。
  此外,黄基“自京师创设同文馆后,益致力天文”研究;同时精于《易》学。黄遵宪所说的“虚中言命,姑布善相。灼龟之卜,憾龙之葬。九宫白黑,六壬虚旺。公以意揣,辄效不妄”,就是指此。
  黄基作为跨越文、理、艺领域的一位通才学者,当时固属难得。而他的人品、格调,同样也很可贵。他自用联是,“一身应是明月,几生修到梅花”,显得清高玉洁。他藐视“天道”,同情患难之中的人民:“人生患难须相恤,不管天道平不平。”他热心公益事业,在北京创设嘉应会馆。他执掌一州财税大权而为官清廉,廉到“清畏人知,传廉名于胡质”,像晋朝知府胡质那样,连皇帝都知道。另一方面,却过着异常俭朴简约的生活。黄遵宪写道:“公之所服,短布单衣;行路识公,人或信疑。公之所食,粥豆羹荠;人弃如遗,公甘如饴。公之所处,劣仅一席;昂首碍眉,侧卧触壁。”这种克勤克俭的精神,令人感喟。
  光绪十五年(1889年)黄基从江苏任上奔父丧回乡,依例在家守孝。不到一年,在家病逝。终年60岁。

同年(公元183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9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