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江门市> 台山人物

黄景棠

[清][公元1870年-1915年]

黄景棠为[清][公元1870年-1915年]

  黄景棠(1870~1915年前后),字诏平,广东新宁(今台山市)人,是近代有民主思想、有远见的爱国企业家。他父亲黄福,是位侨商,故他的青少年时期在新加坡、马来亚(今马来西亚)度过。民间流传着一段关于黄景棠的传说:当时统治马来亚的殖民主义者,经常挑起排华活动。大概黄景棠十四五岁时,殖民 又追捕华人,景棠也被追捕。他慌不择路,走进小巷避入一户人家的园中。这家只有两位老人,老人见他是一位少年,便把他留住,避过了追捕。景棠不忘老人救援之恩,经常到他家探望以解其寂寞。后来老人告诉他,自己是一个部族酋长,领地被殖民者占去了,族人也被赶离本土,只好来城市居住以度晚年。景棠非常同情老人的遭遇,以后更加关心他们。两年后,酋长夫妇相继去世,他无儿无女,感于黄景棠的照顾,临终前将自己的财产赠给黄景棠。这件事也使黄景棠深受启发:要有富强的祖国才能不受强权欺侮。
  青年时期黄景棠已事业有成,他决心回国干一番事业,27岁时他考取拔贡功名,后又获得候选道衔。他最大的贡献是在铁路方面,参与了潮汕铁路的建设;1906年积极参与创办(商办)粤汉铁路公司。他热心慈善公益事业,对广州九大善堂都积极赞助。1907年冬,他和一批爱国商人组织成立“粤商自治会”(属立宪派的政治团体),维护祖国主权及商人正当权益。
  黄景棠敏锐地看到和广州一水之隔的芳村,必然会发展成为广州的卫星城,成为码头仓库区。1906年左右,他以“家族合资”的形式,购置了芳村地区白鹅潭边大沙地、二沙地的大片土地,在芳村上冲(今过海隧道口)至芳村下冲(今下芳村轮渡码头),兴建一条长1000多米的芳村长堤。建堤的石料为花岗岩,每块石料长88厘米,宽高各70厘米,表面平整,据说建造时还以铅汁灌缝。现在芳村大堤还存有“美商佐治洋行界”、“黄余庆堂界”、“黄余昌堂界”、“黄佐善堂界”等刻石。芳村长堤建成后,把芳村陆地向白鹅潭伸展了250米,并在堤边栽种了一排榕树。但后来发现栽下的榕树有大量白蚁,要彻底根治才能建筑仓库。由于时局不稳,黄景棠的计划只完成了大堤部分。
  芳村长堤建成后,以白鹅潭为中心,芳村、荔湾、海珠形成三足鼎立的城市格局。而芳村的城市建设也由芳村长堤向纵深发展。
  经90余年鹅潭风浪的冲击,芳村长堤依旧岿然不动。黄景棠对芳村建设所作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

同年(公元187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1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