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佛山市> 顺德人物

黄节

[公元1873年-1935年]

黄节为[公元1873年-1935年]

  黄节(1873~1935),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别署晦翁、佩文、黄史氏。广东顺德县人。自幼聪敏好学,深明事理。稍长,鄙夷同宗黄士俊的变节行为,易名为“节”,取号“甘竹滩洗石人”,以明立德蹈义之志。22 岁到简岸草堂就读,颇受老师简朝亮道德学问熏陶;课余与同学邓实结为知交,以匡世扶危相互勉励。两年后,离简岸入广州花地云林寺潜心读书。1900 年前后,漫游各地,北登长城,出山海关,浪迹大江南北,广泛接触进步人士,逐渐形成反清革命思想。
  光绪二十七年(1901)。黄节回到广州,与谢英伯等创办“群学书社”,旋改名“武南公学会”,设中外报刊供人阅览。翌年,应顺天乡试,在策论中力陈同仇御侮方略,为同考官袁季九所赞赏,联络18 房考官合力推荐,终遭主考陆润庠阻抑而落第,遂绝迹科场,一意从事文化救国事业。转赴上海,与邓实创办《政世通报》,介绍西方文明,宣传强国思想。光绪三十一年,回乡变卖祖业,返沪与章炳麟、邓实、马叙伦、刘师培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大量搜购明、清间-,刊为《风雨楼丛书》及《古学会刊》,并创办《国粹学报》,阐发学术传统,传播反清思想。同年,又主编《广州旬报》和《拒约报》,揭露美国华工受破孩的实情,鼓吹反帝爱国。宣统元年( ),赴香港加入1909 同盟会,以满腔的政治热情,写下大量爱国诗文。
  1911年秋,广东光复,黄节出任省高等学堂监督,替都督胡汉民草拟《改元剪辫文告》、《誓师北伐文》。翌年,与谢英伯、潘达微等组织“天民社”,创办《天民日报》,力倡发扬民主,伸张民权,罢斥-污吏。民国2年(1913)春加入南社。5月,到北京铁路局供职,郁郁不得志,时与罗瘿公等征歌狎伎,诗酒唱酬。袁世凯策划“君主立宪”期间,黄节频频撰文抨击,致遭忌恨,一度避居天津法租界。此后不再参与新闻舆论工作,专心致力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随着对现实的失望,思想亦渐趋保守。1917 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专授中国诗学。曾对蔡元培支持“新文化运动”深表不满,又对“五四”-说长论短。1922 年秋,拒绝王宠惠邀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1923 年3月,应孙中山之召,到广州任元帅府秘书长,旋因政局不佳而不就,回京继续任教。1928年,应李济深聘,任广东省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复兼任广东通志馆馆长。翌年,辞职回北大任教,兼任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晚年对时事每多忧愤,汪精卫电召他出席国难会议,陈济棠聘他任教育厅长,均坚辞不赴。
  黄节以诗名世,与梁鼎芬、罗瘿公、曾习经合称“岭南近代四家”。著有《蒹葭楼诗》2 卷,作品风格既有唐诗的文采风华,又有宋词的骨格峭健,刚柔并美,人称“唐面宋骨”,其中七律尤为出色。著有《诗学》、《诗律》、《诗旨纂辞》、《变雅》、《汉魏乐府风笺》、《魏文帝魏武帝诗注》、《曹子建诗注》、《阮步兵诗注》、《鲍参军诗注集说》、《谢康乐诗注》、《谢宣城诗注》、《顾亭林诗说》等。
  1935 年1 月24 日在北京病逝,归葬广州白云山御书阁畔。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同年(公元1873年)出生的名人:
陈绎如 (1873~1957)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
潘受之 (1873~1962)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徐勤 (1873~1945)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郑润琦 (1873~1931)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李燮和 (1873~1927) 辛亥革命元勋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
+ 更多公元187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
黄甦 (1908~1935) 红军虎将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梁鸿洸 (1871~1935)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
张名青 (1902~1935)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
吴阿蟹 (1914~1935)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
许尚稳 (1902~1935)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
林钦福 (1907~1935)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
+ 更多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