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江门市> 蓬江人物

黄景南

[公元1860年-1923年]

黄景南为[公元1860年-1923年]

  黄景南(1860—1923),又名黄祥,原名启祥,字景南,新会县棠下中心村忠勋里(今属蓬江区)人。兄弟8人,居长。少时肩负家庭生活重担,以贩卖风炉(即炉灶)为生。年长,携两弟往越南堤岸谋生。其间,结识孙中山,孙曾在其铺店内住宿。继后,加入孙中山在堤岸组织的兴中分会,负责财务,并捐资1000大洋作开办费。此后,拟组织“铁血团”回国刺杀清廷官吏;又在堤岸吧逼街12号设立“萃武精庐”,帮助孙中山摆脱暗探跟踪。孙中山筹集镇南关起义经费,黄景南带头认捐3000银元,占堤岸全部捐银的四分之一。孙中山曾称赞:“其出资勇而挚者,安南堤岸之黄景南也。倾其一生之积蓄数千元,尽献之军用,诚难能可贵也。”
  民国元年(1912年)2月,黄景南支援革命党人筹备广州起义,购买一批0弹药并派儿子黄桓运送到香港,并组织30余人的敢死队,准备参与起义。由于起义提前,武器与人员未能抵达。6月,胡汉民到堤岸,成立兴仁社总办事处,黄景南管理财政,协助筹饷委员会于两月内筹款10万银元。武昌起义成功,黄景南再度筹募20万银元汇回香港总部,并遣其子黄桓随胡汉民回国,任广东军政府通传代表。黄景南在堤岸被选为兴仁社名誉社长兼管财政。民国8年(1919年)10月,孙中山组织军政府,任其为西堤筹饷委员。桂系军阀莫荣新叛乱期间,黄景南组织越南华侨义勇队回国支援孙中山平乱。事平,将义勇队遣送回国,黄退居广州东山,不言功禄。民国12年(1923年)病逝。国民政府在其家乡筑墓树碑。
同年(公元186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