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叟林(1900—1974),又名朱璧图、朱进,澄海县隆都镇溪尾村人。是澄海县较早的共产党员和党团创建人之一。 朱叟林于民国11年(1922)到上海大同大学读书,接受马列主义理论,积极参加反帝斗争。民国14年,从上海回汕,8月,受中共广东区汕头支部和共青团汕头地委派遣,到澄海负责开展共青团工...[详细]
周守愚(1900—1952) 沙溪龙头环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出生于安南(今越南)海防市。追随胡志明革命,1925年为法国殖民当局所迫出境回乡。1926年初,由胡志明介绍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学习。1928年秋,中山二区自治筹备处成立,任主任。支持和参与龙头环乡旅美爱国华侨周崧捐资兴办周...[详细]
钟美珍(1900~1948),翁源坝仔镇珍田人。钟从小酷爱民间艺术,曾拜粤剧艺人何庭兰为师。1940年钟从广州学艺回乡,便到新江镇黄垌冷水坑村,与当地民间艺人一起,创作了民间歌舞《舞磨石》。由于钟熟悉民间艺术,并经过专业培训,所以钟主持编演的《舞磨石》,人员配备恰当,动作优美风趣,唱腔对话幽默诙...[详细]
钟林 (1900—1967) 重工业部副部长,兵器工业专家。 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1900年8月出生于湘乡县嘉谟镇一个农民家庭。7岁入学,先后就读国民小学、双峰高等小学。1914年考取湖南省立甲等工业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省城爱国学生-和驱逐军阀张敬尧运动。191...[详细]
郑水心(1900—1975) 原名天健,香山县人。早年从事新闻事业。民国27年(1938)任湖南省政府主任秘书,后相继调任湖南《国民日报》社长、湖南省干部训练团训导处处长。1945年任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委员兼宣传处处长。1948年任中山县县长,1949年赴香港,从事教育及著书,著有《水心楼...[详细]
郑奭南,又名郑哲,男,1900年出生在新安县上步村(现深圳市福田区上步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知识分子,愤世不公,投身革命。 1925年4月26日,宝安县成立农民协会,郑是县农会3位常委之一。6月,参加省港大-。是年7月上旬,广东省农运领导人阮啸仙、罗绮园派郑奭南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身份,...[详细]
张兹闿 (1900-1983), 字丽门,系清末举人张昭芹之子,乐城镇人。民国初,先入高等小学堂读书,随后就读广州高等师范附属中学。后随家移居北方,就读天津南开中学,继而升入南开大学,于民国 14 年 (1925) 毕业。民国 17 年,经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介绍,入 北平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任会计...[详细]
张沈川 (1900-1991) 最高人民-厅长,-部特约咨询委员。 湖南省慈利县人,苗族,1900年4月2日生。幼年就读渔浦小学。1922年至1923年,先后在长沙、北京读书,积极参加了当时的反帝-。1924年至1925年在青岛大学求学期间,任青岛学生联合会主席。与同学罗荣桓等参加...[详细]
张启龙 (1900-1987)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00年4月8日生于浏阳县永和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五四时期在浏阳乙种师范读书,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毕业后执教小学,亦参加革命活动,1925年冬加入共青团。1926年春转为...[详细]
张际春 (1900-1968) 中共中央委员,第二野战军副政委,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湖南省宜章县人,1900年12月29日生于宜章县罗轸谢家一个贫农家庭。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毕业。192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任区分部委员,负责农协工作,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到宜章县立...[详细]
张仿周(1900—1975年),乳名子仓,本县坪上镇石内村人。 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时,张仿周在汕头震东中学读书,积极带领同学欢迎东征军,上街宣传;积极参与组织汕头海员工人纠察队和工会,支持省港-;撰写文章在岭东《民国日报》发表,揭露国民党 的阴谋。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张仿周往武...[详细]
张德粹 (1900-1987) 农业经济学家。 湖南省攸县人,1900年生于攸县。长沙岳云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大学。1927年大学毕业后回湖南从事教学工作,执教于岳云中学。所编写的中学化学教科书在湖南各中学使用,享有一定的声望。1935年以后,到丹麦皇家农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详细]
曾了若(1900~1948),高村镇白梅北冲村人,原名国光。他在云浮县立中学毕业后,到广州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深造,对历史颇有研究,曾以论文《两晋史乘》获硕士学位。民国21年(1932年)任香港《公论报》总,民国27年8月至1939年7月任省立第八中学(罗定中学前身)校长,民国30年至3...[详细]
曾迺桢(1900—1984年),字干球,建城镇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初期在海丰、广州、德庆以及郁南县任中学教员。后来步入政界,历任国民党郁南县党部执委会常务委员、乐昌县县长、广九铁路局总务处处长等职。民国16—38年(1927—1949年),曾参与镇压郁南农-动和排挤抗日进步力量,策划“围...[详细]
袁开(1900—1954) 亦名社开,古镇海洲村人。8岁起入读乡间私塾5年,通四书五经,后读海洲乡立小学至毕业。民国5年(1916)考入德国人开办的广州中德中学。1919年,国内爆发震惊中外的“五四”-,目睹中国国弱民贫受列强欺凌之现状,受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口号激励,立下“农业救国”宏...[详细]
袁德新(1900~1951),原名达时,湖南省湘潭县滴水埠人。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中共党员。1922年秋回国,任粤汉铁路地下党负责人。1924年在上海加入国民党,1928年叛党,1940年二次加入国民党。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传列车上校车长、新编第一师第五团少校团政治训练员、独立第十六旅政治训...[详细]
杨立三 (1900-1954)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国家食品工业部部长。 湖南省长沙县人,1900年11月18日出生于长沙郊区一个佃农家庭。11岁入私塾、小学读书,半耕半读。1920年投入湘军当文书,任过团司务长和军需官。1922年潜回家乡,1925年加入国民党,任...[详细]
杨东莼 (1900-1979)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00年4月出生于醴陵县。青年时代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与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进行传播马列主义的工作。20年代初期参加工人运动,任职于中国劳动组合书...[详细]
许包野(1900一1935年),祖籍广东省澄海县冠陇乡,1900年5月出生于泰国一个华侨家庭,7岁回到祖国。 1920年,许包野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在法国、德国和奥地利攻读哲学,并获得博士学位。1923年,经朱德介绍,许包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旅欧支部的一名先锋战士。1926年,许包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