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人物

张启龙

[公元1900年-1987年]

张启龙为[公元1900年-1987年]

张启龙
  张启龙
  (1900-1987)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00年4月8日生于浏阳县永和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五四时期在浏阳乙种师范读书,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毕业后执教小学,亦参加革命活动,1925年冬加入共青团。1926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浏阳永和区委书记、浏阳县委 委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其家牺牲了6位亲人。他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三团党支部组织委员。进军井冈山途中,因重病返回浏阳坚持革命武装斗争,任县游击队-表、浏阳县委书记,1928年后任红五军纵队-表、湘鄂赣边特委委员、湘东特委书记、湖南省委委员、湘东革命委员会主席。湖南省委遭敌人破坏后,他参与组建省委办事处,任组织部长,为恢复边区斗争局面作出很大贡献。
  1931年到中央苏区汇报工作,苏区中央局派他到湘赣苏区工作,任省委常委、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党团书记、湘赣军区总指挥。他按照毛泽东在井冈山制定的革命政策办事,发动群众,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和发展了湘赣苏区。在肃反中,能够坚持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法, “左”倾领导者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1933年4月因反对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判刑一年两个月。毛泽东收到报告后,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名义复电:“判张启龙一年零两个月徒刑不轻。”批评处理太重了。后幸得省委书记任弼时的过问才予释放,随军西征,避免被害。红二、六军团会合后,任六军团供给部长、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总务处长。长征到达陕甘以后,才恢复党籍,任六军团-部长。他背着处分长征,对革命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任劳任怨地完成党分配的任务。1939年毛泽东亲自给他平反,成为中共七大代表。毛泽东在七大讲话中特别称赞他受打击仍走完了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央党校总支书记、校管理委员会委员,参加学习。1941年任中央管理局局长、中央党校四部主任。1944年任抗大七分校政委、党委书记。1945年6月,任南下支队政委兼党委书记,第二批挥师南下作战。途中收到毛泽东的电报,告知日本投降,令他率先遣队转向东北挺进。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省委书记、军区政委、吉辽省委副书记、东满军区副政委、合江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黑龙江省委书记、省财委主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打击日伪势力,同国民党作坚决的斗争,保护人民胜利成果,为全东北的解放、为全国解放战争提供强大的支援。
  新中国成立以后,任辽宁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东北局委员、东北人民政府委员、省财经委员会主任。1952年8月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58年9月以后,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他是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62年,奉命到山东、安徽从事甄别工作,对反右斗争和反右倾运动造成的错案进行班甄别平反。1965年,因支持家乡人民和浏阳县委编写地方革命史,受到错误的批判,下放到南京市任副市长。“文革”中遭受残酷破孩,被长期关押。在逆境中,仍坚持原则,敢于斗争,表现了真正共产党人的气节和品格。
  1978年恢复工作,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会副书记。在中共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在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和全国代表大会上,又主动提出不再担任中顾委委员。
  1987年6月3日在上海病逝,终年87岁。中共中央对他的评价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