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揭阳市> 揭西人物

张仿周

[公元1900年-1975年]

张仿周为[公元1900年-1975年]

  张仿周(1900—1975年),乳名子仓,本县坪上镇石内村人。
  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时,张仿周在汕头震东中学读书,积极带领同学欢迎东征军,上街宣传;积极参与组织汕头海员工人纠察队和工会,支持省港-;撰写文章在岭东《民国日报》发表,揭露国民党 的阴谋。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张仿周往武汉投军,考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在炮兵团任司书。后又到另一个军政治部宣传科任少尉科员。1927 年,他在北伐军中被升为中尉、上尉。后转到蔡廷锴的第十师政治部工作。翌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张仿周又转投二十六师政治部,任总务科长。二十六师投靠蒋介石后,他离开部队,进中山大学法律系学习。两年后前往南洋,在摈榔屿及神田教书。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他参加爱国华侨在南洋组织的“华侨救国后援会”,积极开展抗日救国募捐支前活动。
  1932年底,张仿周为了抗日返回中国,再次加入十九路军,任福建龙岩州闽西善后处科长。在福建永定工作时,张仿周因调解坎市附近张、黄两姓村民械斗有功,群众筹集几千两白银馈赠予他,张仿周提议用此款修建坎市通往新罗坑的大桥,得到群众拥护。大桥建成后,群众命名为“仿周桥”。
  1933年9月,张仿周随同驻福建的十九路军的全权代表徐名鸿前往红色首都江西瑞金,受到毛泽东、朱德等人的热情接见。十九路军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失败后,张仿周被通缉。他带着妻子从厦门经香港回河婆。
  1935年,张仿周受聘到五经富培英中学任教。不久回家乡石内村居住。此时,古大存领导的红军在南阳山一带建立据点,在石内村等地活动。国民党军队60师师长邓龙光派何宝书带兵围剿,抓去壮丁100多人,杀害18人。张仿周冒着生命危险,出面找邓龙光谈判。经多方周折,使被捕人员获释。他还在家乡创办振文小学,被聘为校长,并从外地聘请了曾冰、李祖尧、张介萍等一批进步教师,为山区培养了不少进步学生。他还发动群众用公赏款修石内大桥,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1936年6月,日军侵入潮汕,张仿周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前往潮安参加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在教导团任教官。后因队伍变动,又回家乡。
  1947年底,刘向东、陈彬等人带领潮汕人民抗征队在南阳山一带活动,张仿周主动向游击队领导人要求参加工作,并积极协助部队筹粮筹款。随后,抗征队领导人派他到国民党地方武装队伍做-工作。不久张仿周带领儿子、女儿及村里5个青年参加潮汕人民抗征队。
  1948年5月,潮、揭、丰人民行政委员会在今揭西县南山圩成立,张仿周作为知名人士,参加了行委会,任文教科副科长。由于他和当地的上层民主人士关系较密切,行委会经常派他到封建势力较大的河婆、五经富、埔仔寨等地开展-工作,为革命作出了一定贡献。
  解放后,张仿周任揭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职秘书。1957年,任揭阳县政治协商委员会常委兼秘书。1958年6月,张仿周受极“左”路线破孩,被划为 分子。1975年病故,终年75岁。1979年3月,张仿周被错划 得到改正,其政治名誉得到恢复。
  


  坪上镇   坪上镇位于揭西县东南部,东和大溪镇相联,西和五云镇毗邻,南和普宁市南阳交接,北和龙潭、河婆镇接壤,距县城6公里。   全镇总面积91.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6万亩,耕地面积1.57万亩;总人口40470人。下辖员东、员西、五联、坪上、四和、四新、连城、东村、潭角、樟树下、石峡、红旗、南联、尖田、新榕、成全、上仓、湖光19个行政村和坪 新居委会,…… 详细++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