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中山人物

周守愚

[公元1900年-1952年]

周守愚为[公元1900年-1952年]

  周守愚(1900—1952)
  沙溪龙头环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出生于安南(今越南)海防市。追随胡志明革命,1925年为法国殖民当局所迫出境回乡。1926年初,由胡志明介绍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学习。1928年秋,中山二区自治筹备处成立,任主任。支持和参与龙头环乡旅美爱国华侨周崧捐资兴办周崧学校,担任乡建委主任、周崧学校代校长等职。在华侨资助下办起广仁医局,重建复兴桥。1933年任区公所区长,倡议兴办二区中学,赴美国发动华侨捐款,后兼任该校校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抗日战争开始。其避居香港,发动侨胞捐钱捐药支持抗日游击队。1941年秋,从香港回乡任二区区长,其家成为抗日游击队联络点之一,龙头环乡也成为游击队的据点。1945年5月9日,敌伪向五桂山根据地进攻,即“五九”大扫荡,当时其儿子周增源任雪花队政治指导员,于5月11日在深湾菠萝园与肖天祥顽军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其对其他子女说,增源为人无负于人民,无负于革命。抗战胜利后,把自己参加抗日的经历,所见所闻,结合国民党劫收大员“官则腐败成风,民则喁语弃世”的情况,用隐晦的笔法撰写文章,发表于香港《正报》。民国35年(1946),与施伦佐等人从广州前往越南,开展旅越华侨救济工作。后回乡任周崧学校代校长,又被任为省、县参议。
  1949年10月30日,中山县解放。被政府聘为县招抚委员、县各界人民代表。多次到港澳动员国民党官员回归祖国大陆。一次,越南代表团访问中山,邀其到越南工作,胡志明也亲自写信邀请,但其心系祖国,相信中国共产党,希望为自己的国家建设出力,因而婉词谢请。其还协助将《珠江人民报》及新华书店的教科书向港澳发行。还把儿女周增瀛、周文其送去参加人民解放军,周增恬、周文娟送去南方大学学习,周增其送去珠江文工团,周文娥参加宣传队。是有侨属、烈属、军属称誉的爱国民主人士。
  1951年被错定为“ 官僚”,1952年被判处死刑。1986年7月4日撤销原判,平反昭雪。7月10日中山市人民法院、中共龙头环乡支部、乡政府在周崧学校召开周守愚平反大会,宣布恢复其为国家干部,退还被没收的房屋,发给抚恤金等。
  


  沙溪镇    沙溪镇毗邻中山市城区西部,面积53.34平方公里,辖村民委员会15个、居民委员会1个;户籍人口6.13万人,非户籍人口5.7万人。先后获广东省服装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国家卫生镇、2006中国乡镇品牌工业10强、中国特色产业基地100强、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镇、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广东省执法质量先进单位、广东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等称号。2006年,实现生产总…… 详细++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