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叶启杰 [公元1895年-1978年]

  • 叶启杰 字新吾,建瓯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建安高等小学堂。辛亥革命时,参加学生军进南京入伍生队,次年转福建陆军小学。民国4年(1915年),升入北京清河中学,民国7年进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山西傅作义部,自排长升至副师长、师长、副军长。民国1...[详细]

杨向荣 [公元1895年-1951年]

  • 杨向荣(1895—1951),字向之,号智全,乳名保儿,黄陵县太贤乡北村人。小时家贫,仅读书数年即缀学务农。1911年在北村加入红帮,1918年投靠军阀榆林镇守使署井岳秀,并任蒙边剿敌总指挥。1922年经冯玉祥介绍加入基督教。杨向荣死心踏地为军阀卖命,1922年至1936年间在陕北佳县、神木、府...[详细]

杨万鹏 [公元1895年-1955年]

  • 杨万鹏(1895~1955) 字昆生。石泉县杨柳坝人。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二弟杨万程(云阶),解放前,任石泉中学校长,安康行政督察员;三弟杨万里(字云峰),解放前曾任石泉县参议会参议长,解放后被镇压。 建国前,杨昆生从西安高中毕业后,历任国民党军队连长、营长。民国二十二年(1933)后,...[详细]

杨胜治 [公元1895年-1931年]

  • 杨胜治(1895—1931) 贵州省铜仁市人,字国祥。贵州陆军讲武堂肄业。 国民党追赠陆军上将。历任黔军第三混成旅营长、第一师团长、第九师18旅旅长、国民革命军第29师师长、第十军军长、第十师副师长兼第29旅旅长、第44师师长、第十师师长。 1895年出生于贵州省铜仁县城关镇(现铜仁市中办事...[详细]

杨绰庵 [公元1895年-1955年]

  • 杨绰庵 (1895-1955),祖籍河南省,早年常住福州塔巷继母家,表姐叶可凤常多赈济。1914年受叶家亲戚资助前往北京升学,翌年考入法文学堂,课余自学英语。1916年考取北京邮务局为拣信生。1918年升邮务生,翌年返里与表姐叶结婚,偕眷与台湾继母来京定居。1920年入北京盐务稽核厅,担任...[详细]

徐祖贻 [公元1895年-1976年]

  • 徐祖贻(1895-1976年),字燕谋。江苏省昆山县人。1914年8月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炮科。毕业后赴日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又进日本陆军大学深造。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第五战区参谋长。1938年2月上旬,中国守军与日军血战于鲁南军事重镇临沂,徐受李宗仁委派,亲临前线,协调庞炳勋、张自忠两军...[详细]

许权中 [公元1895年-1943年]

  • 许权中(1895~1943)名广斌,亦作广彬,字权中。祖籍山东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生于陕西临潼。童年随父母讨饭度日,十岁入学,1915年考入三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18年参加陕西靖国军,先后任中队长、总部绘图科科长和连长等职。曾被保送 到广东韶关云南讲武分校学习一年。1925年加...[详细]

徐白民 [公元1895年-1963年]

  • 徐白民(1895 — 1963),字凌虚,又名麟书,诸暨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在五四运动中,被推举为一师学生代表,出席了杭州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代表会议,被选为杭州学生联合会评议员,参与组织和领导杭州学生的--等活动,成了杭州-领袖。1920年春,在杭州的“一师风潮”中,是主要组织领导...[详细]

邢乐中 [公元1895年-1973年]

  • 邢乐中(1895 — 1973.6),名默,谱讳曰中,嵊州长乐人。大革命时期,拥护孙中山的新-、拥护国共合作。1926年冬,加入国民党,为长(乐)开(元)太(平)区分部的发起人之一。1927年2月,任国民党嵊县县党部农工部农民委员。奔走乡村,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成立农民协会,推...[详细]

谢玉铭 [公元1895年-1986年]

  • 谢玉铭(1895~1986年),字子瑜,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生。晋江祥芝(今属石狮市祥芝镇)赤湖村人。 玉铭幼年丧父,5岁时偕其母吴耶娟移居蚶江,皈依基督教。他自少聪颖好学,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泉州培元中学,以品学兼优考入北京协和大学(燕京大学前身),民国6年(1917年)毕...[详细]

向逢秋 [公元1895年-1964年]

  • 向逢秋(1895—1964),建水县人,造陶世家,女亲是光绪年间的武举,后弃民回家造陶。13岁时随女亲造作细陶器皿,19岁起头向艺匠潘金环、张桂生学造工艺紫陶。向逢秋立志好学,勇于探究,对建水传统紫陶工艺、造型、图案进止更始坐异,并邀请建水着名文人肖茂元、李月桥、王勉斋等,正在其始创无釉磨光的...[详细]

吴仲禧 [公元1895年-1983年]

  • 吴仲禧(1895~1983) 吴仲禧,字奋飞,福建福州人。出生于店员家庭。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时参加福建北伐学生军。翌年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军官学校。民国3年(1914)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学习,毕业后历任援闽粤军龚师曾旅参谋、广东肇庆西江讲武堂教官、粤军徐汉臣旅中校主任参谋。 ...[详细]

吴学濂 [公元1895年-1970年]

  • 吴学濂(1895~1970),原名穿濂,号淑周,大溪壶嗣村人。学濂的祖父吴福星,年青时只身南渡,侨居于泰国暹罗湾的北大年,初开采锡矿,尔后创办金利号,经营出入口货物,因经营有方,业务日臻发展,不少南渡谋生的平和同乡,大多依附其门下做事。北大年成了吴氏家族在泰国的发祥地。 学濂父乔株,有8子,...[详细]

吴文卿 [公元1895年-1957年]

  • 吴文卿(1895~1957),原籍河南方城平高台人,高师文化程度,系祖传七世中医。吴原为冯玉祥国民党军军医,民国十八年(1929)随军至商南县,离开军队开设中医诊所,自此居住商南,为群众治病一生。 吴文卿勤奋好学,钻研医学经典不倦,尤通《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本草纲目》,又...[详细]

吴勤 [公元1895年-1942年]

  • 吴勤(1895-1942),原名吴勤本。原籍东莞,1895年l1月27日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县第四区南浦村(今属佛山市石湾区环市镇)一个贫农家庭。他祖辈因受地主恶霸压迫,在东莞家乡无法立足而迁到南浦村。吴勤一家人辛勤劳作却终日不得温饱。吴勤十一岁那年,父亲病逝。仅读了四年私塾的吴勤只得辍学,到...[详细]

吴康 [公元1895年-1976年]

  • 吴康(1895~1976) 吴康,字敬轩,号任书,别署锡园主人,广东平远人。年幼时随父耕读,勤奋好学。小学毕业后,赴上海复旦大学肄业。后返乡就读。民国6年(1917)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民国9年毕业后,任职于北大图书馆。“五四”运动后,曾与同学罗家伦、傅斯年、俞平伯等人创办《新闻》杂志,倡改...[详细]

吴国焕 [公元1895年-1990年]

  • 吴国焕(1895—1990),圣名玛弟亚,衢县人。从小随祖父信奉天主教,8岁即在衢州天主堂学教理,9岁领受洗礼,后进宁波预修院、定海小修院、衢州天主堂中法培材学校临时小修院学习。1916年毕业于杭州新修院,升入嘉兴大修院学习神学。1920年升为神甫到衢州天主堂实习,后任衢州本堂神甫。中华人民共和...[详细]

伍诚仁 [公元1895年-1970年]

  • 伍诚仁 伍诚仁,字克斋,又名宝瑜,浦城城关苏处衕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民国4年(1915)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堂毕业后,赴广东加入粤军第一师,民国12年入广东西江陆军讲武堂。次年5月5日,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任第三队分队长。毕业后,曾任教导团第三连见习官、代理排长,第四军补充团二营营...[详细]

翁必达 [公元1895年-1953年]

  • 翁必达(1895~1953年),原名翁猪母,漳浦绥安镇大埔村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出生。民国13年(1924年),参加漳浦“乡约”军,支持广东国民政府,组织一营地方民团,自任营长,改名翁必达。 民国1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团任连长,后编入国民党军四十九师。民国21年,改任漳浦...[详细]

万继勋 [公元1895年-1983年]

  • 万继勋字君序,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成年后求学外地,毕业于福建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参加福建省承审员考试及格,历任福建上杭、莆田、浦城等县承审员。当年司法工作虽较清苦,但为了学用一致,他一直坚持在司法界工作。自民国18年(1929)先后调任江苏镇江、苏州、上海及江西南昌等地方法院推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