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漳州市> 平和人物

吴学濂

[公元1895年-1970年]

吴学濂为[公元1895年-1970年]

  吴学濂(1895~1970),原名穿濂,号淑周,大溪壶嗣村人。学濂的祖父吴福星,年青时只身南渡,侨居于泰国暹罗湾的北大年,初开采锡矿,尔后创办金利号,经营出入口货物,因经营有方,业务日臻发展,不少南渡谋生的平和同乡,大多依附其门下做事。北大年成了吴氏家族在泰国的发祥地。
  学濂父乔株,有8子,学濂排行第五。学濂聪明好学,有学者风度,因长兄吴穿扬与曾福顺合资创办曾福顺商号于陶公,需他协理,经兄再三催促乃弃学南渡从商。不久,穿扬去世,学濂继兄业独当大任。为了拓展事业,他毅然弃商号改建有限公司,从此业务蒸蒸日上。他还兼营橡胶、土特产等行业,亲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他善于团结下属员工,奋力开拓经营,业务扶摇直上,终于成为北大年著名的巨商大贾。
  致富后的吴学濂,不忘文教事业。他在侨居国慷慨捐资兴学,初与旅泰侨胞兴办北大年中华学校,继又创办也拉平民学校和培民中学,而尤致力于争取增加华文教学时间。1965年学濂70寿辰之日,他革除陈规,把生辰庆典的费用捐赠于各民立学校,还建延寿堂以安老恤贫,又建北大年中华学校大礼堂,纳华侨公会于此,为促进各学校、团体间的团结协作而竭诚尽智,鞠躬尽瘁,因此,为社会各界人士所敬仰,先后被推为北大年中华中学校主、也拉平民学校和培民中学董事会名誉主席、北大年华侨公会主席等职。
  学濂虽身处异邦,但念念不忘祖国,尤其不忘其故乡的文教事业。民国26年春,他与泰侨吴乃武、吴连福、吴玉印、吴良诚、吴拔萃等人集光洋1.2万余元,创办大溪壶峰小学,为故乡的文教事业,作出有益的贡献。
  学濂家教严谨,平时戒骄戒奢,以身率下。其子弟无纨袴习气,侄吴微章1969年任合艾市市长,三女吴赛梅1986年任北大年市市长,其子孙或大学毕业、或出国留学者达数十人,或从政,或从商,各有成就。
  1970年10月,学濂逝世于北大年,享年76岁。
  
同年(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