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苏州市> 昆山人物

徐祖贻

[公元1895年-1976年]

徐祖贻为[公元1895年-1976年]

  徐祖贻(1895-1976年),字燕谋。江苏省昆山县人。1914年8月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炮科。毕业后赴日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又进日本陆军大学深造。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第五战区参谋长。1938年2月上旬,中国守军与日军血战于鲁南军事重镇临沂,徐受李宗仁委派,亲临前线,协调庞炳勋、张自忠两军,商议制定对日军的作战计划,血战五昼夜取得了临忻大捷。4月,又协助李宗仁在台儿庄重创日军精锐矾谷师团,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内战期间任华中剿总参谋长。1947年11月8日,南京政府擢升徐祖贻为陆军中将。
  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是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歼敌万余人,极大地打击了日寇的侵略气焰,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台儿庄战役中,有一位参谋长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就是昆山人徐祖贻。
  徐祖贻出生于昆山巴城镇,为昆山东塘街来复堂徐家后代。父亲徐梦鹰自幼贫苦,初以塾师为业,在淀东金家庄创办金家庄蒙养公学,后赴日本留学,归国后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徐祖贻自小随父一路奔波求学,先后进南京陆军小学、吉林陆军小学、清河第一预备学校、保定军校预备班、保定军校第三期炮科学习。也曾随父赴日留学,归国后,在张学良东北军中任中校参谋和东北讲武堂少将教官。1928年,作为张学良的代表,与邢士廉等人到北京,与国民政府代表白崇禧商议东北易帜之事。徐祖贻充分利用与白崇禧在保定军官学校的同学关系,使洽谈得以顺利进行,双方和平统一终获成功。经历这一重大事件,徐祖贻初露头角,以较强的谈判才能和军事天赋,得到国民政府的赏识,转任国民政府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部第二厅第一处少将处长。
  抗战爆发后,徐祖贻任李宗仁第五战区参谋长,因其字燕谋,故同仁多以“燕谋”称之。1938年2月,受李宗仁委派,徐祖贻亲临临沂前线,协调庞炳勋、张自忠军团,商议对日作战计划,血战五昼夜后取得了临沂大捷,张自忠战死,徐祖贻重伤。4月李宗仁特授徐祖贻上将军衔,全面负责指挥台儿庄战役,此战歼灭了以“铁军”自夸的日军矶谷师团,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战后,徐祖贻曾回乡省亲,应邀担任昆山第一信用合作社董事长。1949年徐祖贻去了台湾,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巴城镇   昆山市辖镇。1949年为巴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6年改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区11.3公里。面积53.7平方公里,人口2.3万。有公路通市区,阳澄湖、巴城湖、鳗鲤湖、傀儡湖、雉成湖环抱全镇,张家港、杨林塘、清水港、新开河、茆沙塘等航道纵横镇境。辖北潭、杨北、东河、三浜、沟巷、和平、黄泥、雉城、雉浜、杨木、枉金、宋家、联丰、勤丰、毛…… 详细++ 经历历史事件:
台儿庄大捷 (公元1938年)
相关院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同年(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