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石狮人物

谢玉铭

[公元1895年-1986年]

谢玉铭为[公元1895年-1986年]

  谢玉铭(1895~1986年),字子瑜,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生。晋江祥芝(今属石狮市祥芝镇)赤湖村人。
  玉铭幼年丧父,5岁时偕其母吴耶娟移居蚶江,皈依基督教。他自少聪颖好学,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泉州培元中学,以品学兼优考入北京协和大学(燕京大学前身),民国6年(1917年)毕业。民国6~10年,应母校之聘任培元中学教务长。民国10~12年,往任燕京大学物理系助教。民国12年,考取官费赴美留学,次年获哥仑比亚大学物理学硕士。
  玉铭的物理学研究早为国际知名。民国13年和郭察理(CoybettChaylesH,美国人,曾在燕京大学任教)合编《物理学原理及应用》(英文版,民国13年初版,民国15年再版;中文译本民国17年版)、《物理学实验》(英文本民国17年版)两本书。
  前一本书在叙述物理学原理时紧密结合中国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对于启发学生充分理解物理原理在当时起了很大作用。民国14年前后,谢玉铭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迈克耳逊教授指导下进行光的干涉研究。民国15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燕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其间(民国21~23年)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玉铭执教于燕京大学物理系时,担任光学、气体动力论、近代物理、高级实验、当代物理学文献选读讨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担任物理学院各系共同必修的《普通物理》大课;还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工作十分繁重,但他仍勤勤恳恳为科学事业工作不懈。他非常重视实验工作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创造较好的学习环境和实验条件,为建立燕大物理系的仪器设备、开辟各种实验课程尽心竭力,并自行设计和制造不少实验用的仪器。在他任系主任的8年期间,燕京大学物理系居国内大学物理系前列。
  玉铭和他的学生在国内合作研究的有“过焙滑石的电绝缘”、“氢与铂、铜、镍接触之游离”、“氧化银的慢电子分解”、“以连续记录器测定北平大气之微尘含量”、“以转动液体测定重力加速度”、“萝藤之紫外吸收光谱”等课题。
  “九·一八”事变后,玉铭在燕大物理系普及无线电收发报技术,并组织通讯组向全校师生公布抗战消息,激发全校师生的抗日情绪。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离开北平南下执教。
  民国23年,他应聘到美国,同胡斯登(W.V.Houston)协作研究,发表了《氢原子光谱Ha线的精细结构》一文,在光谱学和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引起物理界的震惊。
  民国26~28年,任湖南大学物理系、唐山交通大学教授。民国28~35年,任厦门大学数理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教务长。民国35年,往菲律宾,在东方大学任教多年,退休后一度移居香港,因病往台湾就医。1986年3月20日,病逝于台北市。
  玉铭从事教育数十年,为国家造就大批人才,其中有孟昭英、褚圣麟、张文裕、袁家骝、王承书、戴文赛、鲍家善、卢鹤绂、洪晶等都是中国一流的物理学家(其中张文裕为惠安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玉铭夫人郭瑜瑾,蚶江镇石湖村人,毕业于泉州培英女校。女儿谢希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博士。1952年回国,对中国物理学研究和教育卓有功绩。1983年任上海复旦大学校长,是新中国第一位重点大学女校长,又是上海市政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长子希文、次子希仁、三子希哲,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通信工程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设计院教授。三兄弟对金属材料、计算机网络、工程测量各有特殊贡献,并有著述,均是中国科学技术界的佼佼者。 相关院校:

燕京大学

  同年(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
李昭言 (1895~1951)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李瑶悌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刘梧桐 (1895~1960)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蔡鼎常 (1895~1985)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尤赐福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
+ 更多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6年)去世的名人:
林锦山 (1933~1986)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
史爱珠 (1917~1986)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洪开年 (1893~1986)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广钦 (1892~1986)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
许显时 (1896~1986)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
郑乃之 (1907~1986)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
+ 更多公元198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