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松 (1882—1940)字锦亭。郓城县洪王庄村人。1937年9月,郓城县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在他家中成立。 1938年1月,中共郓城中心县委在他家中建立。他全力支持党组织活动,提供食宿等各种方便,并在全县30多个村庄建立了党组织,拥有80多名党员。 1938年2月,中心县委准备就地建立革命武装...[详细]
冷遹(1882—1959),字御秋。江苏省镇江人。军事家、政治家。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始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国民主同盟前身)创始人、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建国会前身)创始人。 1905年毕业于安庆武备学堂,期间加入“同学会”、“岳王会”。后加入同盟会,是安庆起义总指挥,因密探告发被捕,经营救出...[详细]
金灼南(1882—1976)又名金葵生,号秋圃居士。临清县金郝庄(今属临清市)人。古筝演奏家。生于音乐世家,其祖父、父亲酷爱音乐,擅长筝。他受家庭熏陶,自幼习字筝。18岁时考取秀才,科举废除后,在家乡教授私塾。青年时期,奔走江南数省,寻师访友,筝技大长,从家传筝谱到民间流传筝曲,已均能掌握自如,...[详细]
葛象一(1882—1949)名锡乾,字象一。菏泽市牡丹区吴店乡后葛庄村人。1911年毕业于省立曹州初级师范,并留校任简易科教员。1913年公立曹州中学同私立普通中学合并为山东省立第六中学,任第一任校长。一学期后改任学监,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回到本乡继续办教育。他在省立六中(现菏泽一中)工...[详细]
高玉荣(1882—1964)沂南县万良庄人。省政协委员,临沂著名中医。解放前行医多年。 1957年调临沂专区医院工作。 他主张中医治病师古而不泥古,诊断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详得病情而辨证施治,提倡中西医结合,并身体力行。在治疗瘟病时疫和妇女不育方面有独到见解和精湛医术。遗稿有《中医纲鉴...[详细]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语:Franklin D.Roosevelt,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史称“小罗斯福”,是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超过两届(连任四届,病逝于第四届任期中)的总统,美国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罗斯福家族在美国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详细]
丁宝红(1882—1953)乳名成妹,因排行第二,惯称为“二呍”,又称“二相公”。女。日照市东港区老牛窝人。后随夫姓改为王宝红。茂腔演员。幼年随母亲(艺名“老满洲”)演唱拉魂腔与肘鼓子调。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全家辗转至诸城县落户。后来嫁给当地唱“本肘鼓”的艺人王玉林。夫妻二人的演唱相互影...[详细]
陈怀教(1882—1962)郓城人。山东琴书牌子曲名家。原系玩友,后从师“琴筝清曲”大家陈来元,为“儒门”七代传人。精于曲牌演唱及乐器演奏,掌握牌子曲书目甚多,评诗论琴颇有卓见,故人称他为“琴曲诸艺全,铁嘴硬头铭,三不怯四不服,黑老妈妈(其绰号)响四湖”。后下海作艺,多与冯新元、韩廷贵、刘兆祥等...[详细]
马克斯·玻恩(1882~1970),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因对量子力学的基础性研究尤其是对波函数的统计学诠释,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玻恩在物理学中的主要成就是创立矩阵力学和对波函数作出统计解释。 玻恩 英文名: Max Born 出生地: 布雷斯劳 性别...[详细]
白凤仪(1882—1960)聊城县(今聊城市东昌府区)人。“七七”事变后,在聊城一带组建抗日武装。1940年夏,所部改编为运东抗日游击大队,任大队长。1943年春,部队又改编为泰运军分区第三团,任团长。1945年转到地方工作。曾任泰运专署运昌货栈经理、 聊城县裁判委员会委员、聊城县0会长等职。先...[详细]
安鹏东(1882—1948)字举贤,号烈五。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一村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明治大学。归国后曾任山东省商业专门学校教员。不久从政,为山东共和党-。自1911年开始,先后被选为山东省临时议会议员和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省议会议员,并曾当选为副议长。1913年当选为北京国会参议院议员...[详细]
钟渭卿(1882—1945),字朋锋,乳名添福,河源县城镇人,小手工业家庭出身。辛亥革命前,与黄德中、黄凤山、邱庵等秘密参加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因在河源发起剪辫运动,带头剪去辫子,暴露了革命党人的身份,遭清政府通缉。逃往广州后,经同盟会员李子先的介绍,投奔陈炯明部的第六军(军长杨坤如)第四旅(旅...[详细]
谢英伯(1882~1939),广东梅县人,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五月二十九日。7岁入本村私塾读书,16岁开始学英语,翌年考进香港皇仁书院,接受西洋教育。 谢英伯从小受其父亲的影响,爱自然,喜欢旅行,好历史,特别对新闻事业有浓厚的兴趣。他在皇仁书院就读三年之后,就回广州从事他喜欢的新闻事...[详细]
吴品三(1882~1933),男,南澳深澳人。他本姓张,被澄海都司吴本章收为养子,读过几年书,其人体格魁梧,力气过人,喜功好斗,曾在福建诏安县署前,当众抱起100公斤重的花盆绕埕一周,面不改色。吴品三伙同曾伯崇、陈顺于辛亥革命前夕,习武0,事败为海盗;后和曾伯崇、陈顺组织“三合公司”,在海面0行...[详细]
吴开振(1882~1928),东陇镇四凤村后堀人。民国14年(1925)发动后堀、后吴等五乡盐民,组织盐业工会,任盐业工会主席及惠来县工会执行委员。当年冬,带动五乡盐民代表40多人,进城控诉盐场知事杨天育借端压制工会,-盐民的罪行。在县工会的支持下,带领盐民代表5人到汕头向东江各属行政公署委员周...[详细]
王卓 (1882—1967),字尔卿,号云栈居士,老道寺纪寨人。汉南书院首届毕业生,品学兼优,奖岁贡生,留校任学监、庶务主任等职。民国16至19年(1927—1930),任褒城县教育局长兼赈济委员。与杨寨人雷旭亮编写《褒城县志》(未成稿)。24年(1935)任汉中联中庶务主任。35年(1946)...[详细]
王举之(1882~1911) 字聘三,下高川小渔沟人,生于清光绪八年,16岁中童子试。光绪末年,废科举,兴学堂,他以公费生赴西安入陕西省高等学堂预科就读,在该校秘密加入同盟会,投身于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斗争行列。他曾写过一篇《讨蚤檄文》,文中说:“食人之血,饱尔饥肠……实为...[详细]
王发林(1882~1914),曲江县犁市下园乡王屋村人。少有壮志,常感清政府政治腐败,祸国殃民,深怀报国拯民之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考入广东省陆军学堂,训练期间深受革命理论的影响。在陆军学堂炮科受训3年毕业后,立志革命,写下遗嘱交给妻子:“吾志尚革命,务求成功,不怕牺牲,卿坚贞自爱,...[详细]
秦显文(1882~1976) 字子明,本县喜神乡人。民国12年(1923),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林学系,先后任农商部第一林业试验场技术员、广西建设厅技士、河北实业厅技术员、陕西建设厅技正专员、国立西北农学院林场主任等职,著有《中国黄土高原育苗造林试验》等论文。29年(1940),他任陕西黎坪垦区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