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汉中市> 南郑人物

秦显文

[公元1882年-1976年]

秦显文为[公元1882年-1976年]

  秦显文(1882~1976) 字子明,本县喜神乡人。民国12年(1923),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林学系,先后任农商部第一林业试验场技术员、广西建设厅技士、河北实业厅技术员、陕西建设厅技正专员、国立西北农学院林场主任等职,著有《中国黄土高原育苗造林试验》等论文。29年(1940),他任陕西黎坪垦区管理局技师科长,协助局长安汉普查森林资源,推动林业生产。次年冬,兼任农林部长江水源林区汉水分区主任,领导工人沿汉江两岸栽种麻柳树数十万株。31年(1942),他在安汉等人的协助下,将原自强中学改建为青树子私立复兴中学,兼任校长,给学校捐田50亩。次年,安汉遇害后他到重庆任农林部专员兼技术科长,以所写《西北林业建设计划》呈送当局,请求实施未遂。35年(1946)愤然还乡办教育,直至解放。1950年秋,他出任陕南行署建设处科长,初步调查了秦岭山区林业资源。次年初,陕南行署改为南郑区专员公署,他任专署林业局局长。土改时,曾向专署建议为各县留出国有林区以建立林业站;在汉江两岸各留足15丈宽的土地,由沿江各县包营护岸林。专署采纳了这一建议后,他深入各县督导实施。后来,各县的林业站和汉江的护岸林都在省内出了名。1953年3月,他调任绥德专区无定河造林局长,对沙漠做了些实地考察,常向老农请教治沙经验,还亲自乘飞机指导撒播草籽和树种。后来又总结、推广种沙蒿固沙,种枣、柏防风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1955年,陕北连旱数月,粮草无收,农民纷纷外出谋生。中央拨下大批救灾粮款后,他向绥德地委提出生产救灾的书面意见,建议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兴修水利,只救济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地委采纳了这一建议。是年,没有饿死一个人,还在全区掀起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群众运动。次年,陕西青年水土保持、造林护林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在绥德召开时,他做了《开展水土保持,必须做好林业工作》的报告,介绍了绥德防风固沙、兴修水利的成绩和经验,并提出全省造林护林的见解和规划,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1957年元月,他转任榆林专区造林局局长,成年奔波于茫茫沙原考察、造林和种草。1958年5月,率领陕西蚕桑参观团一行50余人,对江苏、浙江、辽宁、北京等地的蚕桑事业进行了考察。返回后,提出《在沙漠中发展蚕桑的设想与规划》,被榆林地委采纳实施。1961年3月,他退职到西安定居。“文革”初,被遣送回乡。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还向生产队提出一些改山治水的书面意见。1976年病逝于西安。
同年(公元188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