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聊城市> 临清人物

金灼南

[公元1882年-1976年]

金灼南为[公元1882年-1976年]

  金灼南(1882—1976)又名金葵生,号秋圃居士。临清县金郝庄(今属临清市)人。古筝演奏家。生于音乐世家,其祖父、父亲酷爱音乐,擅长筝。他受家庭熏陶,自幼习字筝。18岁时考取秀才,科举废除后,在家乡教授私塾。青年时期,奔走江南数省,寻师访友,筝技大长,从家传筝谱到民间流传筝曲,已均能掌握自如,是家乡远近闻名的筝手。1912年,他将传统筝曲《双板》《三环套日》《流水激石》编创成一曲,取名《渔舟唱晚》,成为一首著名的筝曲,广为流传。1957年,受聘为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同年,与李华萱、刘玉轩、詹 秋、张育瑾等人筹建了“琴学研究会”,挖掘、整理民族传统音乐,并教授学员。1958年, 金灼南曾去南京艺术学院任教。 1959年,返回山东,在山东省艺术专科学校(今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古筝,并兼任美术专业书法课。同年当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晚年,金灼南不顾年老体弱,仍常为群众演出。初建伊始的山东电视台曾录制播放了他的《渔舟唱晚》等曲目。为使筝艺流传后世,金灼南系统整理了大量筝曲,撰写了《论筝学知识》《古筝教材》《筝学探源》《书-丛》等专著。其中《筝学探源》是金灼南汇集6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而写成的一部珍贵的筝学论著。书后附录的传统筝曲有《开手齐板》《流水激石》 《禹王治水》 《平沙落雁》《三箭定江山》《幽思吟》等;编曲有《渔舟唱晚》《乘风破浪》《庆丰收》《蜂恋花》《莺梭织柳》等;移植的有《关山月》《春江花月夜》等;创作筝曲有《凿山引水灌桃园》。此外,金灼南家藏的筝谱《筝谱集成》,是中国少见的清代民间工尺谱抄本,共收集筝曲29首,谱前撰有“筝论”。1976年3月病逝。
  
同年(公元188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