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联棻(1880—1966)字馥卿。淄川县白塔镇北万山村(今属淄博市博山区)人。北京市十位红色老人之一。其父张鸿书是秀才。他19岁到德州当兵。1903年考入保定武备学堂学习炮兵和普通军事。毕业后到北洋直隶总督署兵备处任科员,后调陆军三镇九标二营任帮带。1905年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1906年任清...[详细]
张殿骝(1880—1952)字骏皆,号梦鹤,晚年改号佛航,并以“红蕉籍主”为号。乐陵县王程站村(今属乐陵市)人。诗人。1915年至北京任教,课余为北京《东方快报》《小实报》《新生报》等报刊撰稿,并为《晨报》特邀撰稿员。1933年,宋哲元指挥二十九军大刀队在喜峰口对日血战,张殿骝撰文赞颂,并写《大...[详细]
杨万东(1880—1958)潍坊市寒亭区人。木版年画家。自幼从族兄学艺,25岁自营画社。多以民间戏剧、民间故事为题材,创作木版年画百余幅。代表作有《长坂坡》《四郎探母》等,作品畅销国内外。 ...[详细]
吴楠(1880~1941),字伯桥,又字我尊,笔名天问阁、风栖阁、杏庵。武进县城(今常州市区)人。父吴鹤曾任湖北的知府。他从小就读于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爱好京戏,在汉口时,与管亦仲、程诗南等结为票友,经常酬相唱和。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被公费派往日本东京高等商业学校留学,迷上日本流行的新...[详细]
王金铭 (1880—1912)字子箴。武城县老城镇东屯村人。辛亥革命烈士。8岁入本村私塾读书,16岁弃学从商。18岁在天津参加袁世凯组编的新军,不久即被提升为副目,1899年升为正目。1904年,擢升为北洋常备军第二镇第三协第七标前营左哨哨长。1905年,调任北洋常备军第五镇第十八标一营前哨哨官...[详细]
王炳 (1880—1950)字谢陈。沾化县王见南村人。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考入山东大学堂,以后加入同盟会。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冬,创立棣州公学,首任公学监督(后改称校长)。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任山东省视学。1911年冬,当选为临时国会议员。 1914年初,出任临淄县知事,后改务...[详细]
王讷(1880—1960)字默轩、墨仙,别号七二名泉烟雨楼主、西湖渔父。安丘县后十字路村人。家境贫寒,幼年曾寄养于亲戚家求学。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中举人。1910年(宣统二年)举贡会考中第五名,保和殿复试获二等第二十九名,为师范科举人,授七品京官。后赴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回山东省任教育会长...[详细]
万福麟(1880—1951),吉林农安人。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五十三军军长。万福麟出身靖威军列兵,官至东北军陆军上将,沈阳解放前夕去台湾。 万福麟,国民党上将,东北军张学良的部下,曾任黑龙江省督办、辽宁省主席、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等职。 简介 万福鳞(1880年一1951年) 字寿山,祖籍直隶...[详细]
孙东阁(1880—1965)临清县东张堤村(今属河北省临西县)人。1917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任山东省教育厅督学。1919年任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校长。1937年赴川陕地区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教于历城县中学,后任省文史馆馆员,并当选为山东省政协常务委员。1965年5月病逝于济南。相关院校:...[详细]
祁锡 (1880—1939)字蕴璞。满族。益都县(今青州市)北城人。幼年父母相继去世,曾在他人私塾寄读,因无钱买灯油,常借香头微光苦读。后考入济南优级师范,毕业后在济南第一师范教史地。著有《中华大地理志》《中国文化史纲要》《国际概况讲》《国防地理》《新编初级中学地理教本》《山东乡土教材》等书和《...[详细]
秦毓鎏(1880~1937),字晃甫,号效鲁,晚号天徒,坐忘。清光绪五年十二月初五日(1880年1月16日)生,无锡城内小娄巷人。17岁入东林书院。光绪二十四年考取上海南洋公学。后停学返锡,在胡氏学馆授课,研读诸子百家、宋明理学。光绪二十七年,入江南水师学堂。翌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加入兴...[详细]
李子初(1880—1957)名恒瑞。黄县(今龙口市)遇家村人。实业家。出身商业世家,幼时就学于村塾,22岁去日本留学,专攻经济,四年后学成归国。不久,再次去日考察。1912年归国后一直从事实业,肇兴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是其经营的实业之一。清末民初,“肇兴”一问世,就与英商“太古洋行”展开经济、政治斗...[详细]
刘哲,字敬舆,吉林永吉(今吉林省九台)人。其家族系打牲乌拉衙门下人丁,满族正白旗,祖先系顺治十一年由厢红旗抬入正白旗,家族至今在九台仍有很大的影响力,刘哲早年宦游外地,先在北京政府任民国教育总长后迁往南京政府任-副院长,其兄刘耀也离乡迁吉林经商,刘哲在外面为官做事与故乡联系甚少。他自幼聪颖,品格...[详细]
刘心甫(1880—1957)名印矩。沂南县上高湖村人。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到东昌府(今聊城)会同其他同盟会员,到北京参加革命。1916年, 在家中办起新式学堂, 并亲自任教。不久,又办起了高湖小学和岸堤小学。1928年,被沂水县政府聘为县视学员。1936年秋,他被推举...[详细]
孔昭同(1880—1940)字从吾。滕县(今滕州市)界河镇西柳泉庄人。1900年入江北陆军学校学习。1913年到军阀孙传芳部任营长,后升师长。1927年初离闽回鲁,在滕县开药房并兴办义学。 1938年1月底组建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任副司令。他利用同石友三的旧关系,使自卫军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集团军...[详细]
空峒 (1880—1967)字逸云,俗家本姓焦,名已佚,空峒是法名。邹县(今邹城市) 卧牛山村人。自幼随父逃荒到济宁,以制鞋为业。八岁患黑热病,经铁塔寺住持复初和尚治愈,遂舍身在寺中为僧,拜复初为师祖。其师名真如,属大乘佛教禅宗曹洞派。入寺勤学苦练,渐有所成,于梵修和精研佛学之外,兼通中医、针灸...[详细]
贾玉铭(1880—1964)字惺吾。安丘县人。中国基督教著名神学教育家、神学家。1904年毕业于美国北长老会在山东登州(今蓬莱)开办的文会馆,按立为牧师。1915年在金陵神学院任教。1919年担任华北神学院副院长。20年代创办《灵光报》双月刊, 30年代在南京负责灵光报社工作。1930年任金陵女...[详细]
蒋汝坊(1880~1934),字伯言。太仓人。清光绪生员。在陕西、山西办赈灾时,捐官知事,升员外郎。后奉父命,归里持家。他热心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先后由他主持创办的学校,有思益学堂、太镇小学、普通小学、正则女校、四路小学、高等小学、毓娄女校、师范讲习所等;并与沪电报局总办俞隶云(太仓人)商定,于光...[详细]
黄佛颐(1880—1946) 字慈博,号慈溪。香山县人。黄映奎之子。清宣统元年(1909)拔贡第一。任广东通志局分纂、香山县修志局分纂、广州时中学校校长等。博学多才,工诗文词,对广东文献尤有研究。著有《广东宋元明经籍椠本纪略》、《绍武实录》、《广州城坊志》、《广东乡土史》、《拜欧草堂诗词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