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无锡人物

秦毓鎏

[公元1880年-1937年,东林书院]

秦毓鎏为[公元1880年-1937年,东林书院]

  秦毓鎏(1880~1937),字晃甫,号效鲁,晚号天徒,坐忘。清光绪五年十二月初五日(1880年1月16日)生,无锡城内小娄巷人。17岁入东林书院。光绪二十四年考取上海南洋公学。后停学返锡,在胡氏学馆授课,研读诸子百家、宋明理学。光绪二十七年,入江南水师学堂。翌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加入兴中会,与张继、苏曼殊等“以鼓吹民族主义为宗旨”,组织青年会,接任《江苏》杂志总编。为反对沙俄侵占东北,发起组织拒俄义勇队,继而从事反清活动。光绪三十年回国,在上海创办国学社,编译革命书籍。后赴湖南,与黄兴等在长沙成立华兴会,任副会长。原准备于十月初四慈禧生日时起事,事败后-离湘,辗转各地,先后任上海文明书局、安徽高等学堂教习、广西浔州中学堂监督等职务。光绪三十三年追随黄兴参加镇南关起义,事败赴上海,任《神州日报》。不久回无锡养病,在城区暗中发展同盟会员10余人。宣统二年(1910年),无锡实行地方自治,他当选为无锡市(城区)议事会的副议长。翌年九月十六日,在无锡发动起义,“光复”无锡。十七日,任锡金军政分府总理,并建立锡军,下令剪辫,采取一些革新措施。但以“维持秩序为第一要政”,多次出动锡军到四乡,配合各市乡绅董的地主武装严厉镇压农民的反抗斗争。民国元年(1912年)1月,奉召赴南京任-秘书,仍遥领锡金军政分府司令长。无锡同盟会支部(后改国民党支部)成立后,又被推选为支部长。同年5月,锡军军政分府奉命撤销,他回籍任无锡县民政署民政长。任内,他主持开辟光复门,筹设图书馆,扩大公花园,开办小菜场,修筑从火车站到城中心崇安寺的马路等市政建设工程。11月去职。民国2年,国民党发起反袁“二次革命”,他被黄兴任为江苏筹饷处处长。他带人回无锡逐走县知事严伟,自任县知事。“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以“附和内乱”罪判刑9年,关押于苏州陆军监狱,在狱中研读《庄子》,著成《读庄穷年录》2卷。民国5年10月,经孙中山营救出狱,特赴沪谒谢孙中山,并访黄兴。民国13年,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民国16年3月,北伐军抵锡,任无锡县行政委员会委员长,裁撤追租所,惩办土豪劣绅。“四一二”-政变后,出任无锡县县长,颁布《制止四乡-办法》,成立“清党委员会”,参与-活动。民国19年任国民党江苏省民政厅厅长,不久即去职,从此在家闲居。除在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无锡县修志局等机构挂个空名外,不再参加政治活动。他晚年笃信佛学,成为无锡佛教莲社的负责人之一。民国26年4月5日病故。
同年(公元188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