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盛光(1906~1984)曾用名卜盛抗。江西南康人。1930 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同年 11月参加领导仁凤矿工起义。随后参加红军。1933 年任粤赣军 区独立第 3 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长期在中央苏区南线 坚持斗争。1934 年 10 月参加长征。1935 年 7 月被调到红...[详细]
包博如(1911~1984),南丰县市山乡包坊村人。少年时随父在南京包家经营的店铺学徒,自学中医。1935年至1937年就读于江西中医专门学校,因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回南丰,跟随刘文江、饶嘉湖继续习医,颇得名医真传。刘文江病故后,自行开业。1952年,发起组织南丰县城第一个中医联诊所—健康诊所。...[详细]
1914年6月15日,安德罗波夫出生在俄罗斯帝国斯塔夫罗波尔州的一个铁路职工家庭。1930年至1936年,安德罗波夫先后做过工人、电报员、电影放映员和水手等工作。1936年,在水运专科学校毕业后在雷宾斯克一家造船厂工作,任工厂苏联共青团组织委员。 1937年,升任苏联共青团雅罗斯拉夫州委书记...[详细]
庄盛春 (1951~1984年) 庄盛春,1951年12月生,山腰乡锦川村人。1959年9月就读于山腰中心小学,1965年9月,考进县第二中学,不久因“文革”而辍学。1969年6月至1972年11月,先后参加3处水利建设,被评为“五好民工”和“五好民兵”。1971年3月,在工地上加入共青...[详细]
庄坤(1917~1984年),原名庄丕坤,小名霏霏,民国6年(1917年)1月生于泉州甲第巷,为翰林庄俊元曾孙。父庄善欢,曾任厦门电话局局长,在庄坤出世前几个月去世。9岁时其母也病逝,由其大姐及堂兄庄丕启抚养成人。 民国15年,庄坤进小学读书。民国20年,考进泉州私立中学(今泉州六中)。“九...[详细]
周一鹗(1904~1984年) 又名惠生,建阳崇雒乡后畲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小时寓居福州叔父家,入省立福高读书,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后考入国立北平(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生物系。民国14年(1925年)毕业,转赴法国入波亚芝野大学深造。民国17年回国,先后在北平师范大学、北平...[详细]
周毅,又名韩效舜,1914年生于山东省淮县一个贫农家庭。1939年,参加中共领导的八路军。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队副指导员、指导员、华东后勤政治部-科长、福州军区后勤部南平转运站政委等职。周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战斗,荣立过二等功和三等功,并荣获过三级独立自...[详细]
周辨明(1891~1984年),字忭民,惠安人。早年生活在厦门鼓浪屿,清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随后在清华大学任英文教师。民国10年(1921年)转到厦门大学,任厦大学生生活指导长,兼预科高等几何学教授。民国12年,厦门大学创建外国语言文学系,任第一任系主任。民国17年,由厦...[详细]
郑荫敏(1921~1984年) 郑荫敏,原名郑名官,又名郑依品、品官、三丁等,福州市郊区盖山乡高湖村佛亭人。 民国28年(1939年),荫敏为逃避“抽壮丁”到南平当“清道夫”,半个月后又先后为运输保险公司勤杂工、福电铁工厂抬铁工、华光火柴厂粗工、南平电土厂炊事员和洋口面粉厂开山工。民国3...[详细]
赵新贵(1952~1984) 石泉县城关镇人。高中毕业后,石泉县油漆化工厂招工录取为工人。进厂后,于同年8月,由厂派往邯郸市油化厂学习3个月。他在学习中,十分刻苦,不分昼夜,深钻油化业务,特别是对其配方原料、工艺流程抄记入册,反复琢磨。结业回厂后,带病上班,立即投入产品实验。1976年,终于试...[详细]
赵炳伦(1912—1984),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大河铺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4年8月在河南郑州逝世,享年72岁。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详细]
章子镛,西城罗桥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7)生。5岁入学,13岁到西山圩中药铺当学徒。后去漳州怡和纸行当学徒。省吃俭用,购买数理化丛书,利用工暇刻苦自学,着力钻研实用工业。18岁在漳州试制肥皂、汽灯纱罩、毛衫编织机及食品罐头,均获得成功。他又与二弟合作制造干电池,廉价出售,供不应求。民国12...[详细]
张英(1920~1984) 张英,曾用名张国英,字千子,号长缨,仙游县人。民国9年(1920)生。父张翁,务农为生,擅雕刻、绘画。张英7岁时即开始随父学画,并入塾读书。民国22年随父外出为寺院庙宇作彩墨壁画,当时闻名仙游武林岩的“林龙江历史传说故事”便出自张氏父子之手。民国26年张英拜李耕为...[详细]
张书田(1918.2~1984.5),又名苏田,山西省晋城县岱阳乡人。1938年2月参加革命。194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城二区区长、河南省武陟县二区区长和区委书记、沁阳县武委会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东山首任县长。1952年调任福建省交通厅运输局长,后任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地质局副局长...[详细]
人民解放军南京高级陆军学校原校长。 张荣森是四川省通江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连长、团参谋长、师参谋长、师长、军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南京高级陆军学校校长等职。1983年6月离职休养。 张荣森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我军的优秀指挥员。他参加革命五十...[详细]
张鹏图(1903~1984),木头峪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冬,为中共葭县特区党委负责人。1934~1935年任中共葭县县委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1937年10月任葭县抗敌后援会副主任;1937年1月至1938年12月任中共葭县县委书记、-股长。1939年起历任中共吴堡县县委书记...[详细]
张克侠(1900年10月7日-1984年7月7日),原名张树棠,河北献县侯陵屯村人。1923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加入西北军。1927年赴苏联就读莫斯科中山大学。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2月8日,与何基沣率国民革命军部属举行贾汪起义,促成了淮海战役中碾庄战役的胜利。建国后...[详细]
张金衡 (1914-1984),吉林省吉林市人。自幼家贫,父早亡,靠母亲做帮工、当保姆维持生活。13岁到吉林市济生堂药店当学徒,工余时间自学中医。1932年来哈尔滨,在正阳药店做调剂工作。拜名中医宋懋祥先生为师,深得其传。1936年经汉医考试合格,在道外区保障街自设永济堂开业,他行医注重医...[详细]
游松坑(1932~1984),长乐秀峰人,父为篾匠,擅长编、修竹器具。松坑念完初小,即随父外出做工学艺。不久,他的做篾工艺——劈、做、修、补,便样样精通。 解放后,松坑分得土地,生活安定,农闲之余,他仍不弃本行,乐于走村串巷,为民服务。1955年,平和县竹器厂成立,松坑成了首批应招入厂的工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