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西省> 赣州市> 兴国人物

尹林平

[公元1908年-1984年]

尹林平为[公元1908年-1984年]

  
尹林平
  尹林平(1908——1984),原名尹先嵩,曾用名尹利东、林平,江西兴国县人。只念过一年书,11岁便挑起家庭生活重担。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塑像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塑像
  1927年春,参加尹家村农民协会和赤卫队。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赤卫队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1932年至1937年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副团长、团长,闽南红军第二支队支队长,中共厦门临时工委书记。
  1937年7月,调到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工作,任军事部部长。1938年4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兼军事委员会书记,主持广东抗日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领导东莞、增城、惠阳、南海、顺德、中山、从化等县,利用合法形式,建立中共广东地方党掌握的民众抗日武装。1939年2月任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书记,领导东江各县的党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7月任中共东江前线特别委员会书记。9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成立,任政治委员,兼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第五大队的政治委员。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根据中共中央和南方局的指示,配合廖承志把800多位滞留香港的著名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和国际友人,从香港秘密转移到内地安全区。这一抢救行动的成功,不仅受到党中央来电表扬,而且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赞扬。
  1942年2月,东江军政委员会成立,统一领导东江下游和珠江三角洲抗日游击区的军政工作,尹林平任书记。同时,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改称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梁鸿钧任总队长,尹林平任政治委员。1943年1月任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书记,负责广东党组织的全面工作和部队工作。1943年12月至1946年6月,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政治委员。1945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毛泽东曾于1945年2月12日在关于广东问题的电报批示中称林平“此人似很有办法”。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副书记、中共粤赣湘边区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副书记等职。他领导的粤赣湘边纵队发展成为华南一支实力最强的部队,创建了粤赣湘边根据地,为迎接南下大军入粤作战和广东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广州解放后,历任广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广东省支前司令部司令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军管会委员,华南军区党委常委、干部部长,中南军区公安军兼广东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等职,同时担任中共华南分局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交通厅长等党政职务。1956年6月到“文革”前,一直在中共广东省委工作,历任省委常委、候补书记、书记、书记处书记和广东省副省长等职,主管广东省的农业和公、检、法系统的工作。“文革”期间,受到林彪、--集团的破孩,被-6年之久。粉碎--集团后,恢复了工作,历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省政协副主席、主席等职。是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一和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第一、二、三、五届省人大代表。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4年9月8日在北京逝世。
  
同年(公元190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