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周毅

[公元1914年-1984年]

周毅为[公元1914年-1984年]

  周毅,又名韩效舜,1914年生于山东省淮县一个贫农家庭。1939年,参加中共领导的八路军。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队副指导员、指导员、华东后勤政治部-科长、福州军区后勤部南平转运站政委等职。周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战斗,荣立过二等功和三等功,并荣获过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
  1958年,周毅转业地方工作,先后任建瓯房村贮木场场长、建东流域局工会主席。1974年,调到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团工作,报到那天,团部派车到洋口火车站接他,但他谢绝乘车,背起行李步行10华里到建西团部所在地。任职期间,他经常下基层协助工作,往返都坚持步行,有时需要乘车,亦自掏腰包。有一次,他到南平检查身体,去时走了七八华里到车站乘火车,回时乘公共汽车至顺昌的沙墩下车,转道步行十七华里。同志们问他为何不要派车接送?他说:“局里备用的汽油紧缺,派趟车要花费公家许多油。”他调到建西后,一直住在局机关后面山坡上的平房里,局领导认为他年纪大,上下坡不方便,多次为他在山坡下安排一套好住宅,但他都婉言谢绝,坚持把好住宅先安排给无房户。
  周毅离休后,还经常到各贮木场所了解木材集运情况,1981年春,连日阴雨,全县有二万七千多立方米小方料,因车皮不足无法调出,堆放在露天场地,有的开始霉烂,如不及时处理,造成损失可达二三十万元之多。他发现后,立即向局领导提出发动群众分户搭棚保管的作法,领导上采用了他的建议,使国家财产免遭损失。他还经常巡视森林铁路,一发现有铁路道钉丢失,就沿线寻找,有时一次就拣回道钉十多公斤交给道班,并向他们提出防止浪费的建议,深受养路工人的称赞。
  周毅平常俭吃省用,吃的多是粗饭淡菜、穿的是陈旧衣服,对子女的要求亦很严格,但对周围有困难的同志却是竭力相助,慷慨解囊。二十多年来,得到他资助的有上百人,金额达二千五百多元。他多次被评为县、地、省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1982年6月1日,他把自己多年来积蓄存款2.3万元,连同多年的利息一并献给国家,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1984年9月1日,周毅在福州因病逝世,享年七十岁。
同年(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