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如屏(1907~1983),名保德,长丰县杨庙乡人。青少年时期,好学上进,曾到陶楼姑母家读私塾,经姑父弟弟陶淮的引导,荫发革命思想。又经陶淮介绍,于民国13 年(1924 年)入共产党人吴云、吴震等创办的“淮上补习班”学习,加入“淮北青年社(即共青团)”。民国15 年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详细]
云大选(1887~1983) 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字子青,头苑镇头苑村人。北京陆军军需学堂毕业。历任护-少校军需主任,中校团附,师部会计课长。1926年随军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兵站总监部经理处上校科长。越年升任军事委员会审行处上校科长。1928年军政部成立,任军需署公计司综计科上校科长,少...[详细]
杨有山少将 杨有山,1906年出生。1925年参加东北军,历任班长、排长。1928年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4旅25团排长、连长。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历任陕北公学军事教员、军事主任教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教导队队长、第一支队副参谋长、1团参谋长、第3区...[详细]
徐立清(1910~1983),原名徐映清,金寨县斑竹园镇人,童年读过3 年私塾。民国16 年(1927 年)5 月参加农民协会,民国18 年参加红军,次年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徐立清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先后任红三十二师政治部干事、科长、团政治处主任,红十二师政治部主任、红四军政治部主...[详细]
徐介藩(1901~1983),原名徐齐邦,字介藩,今固镇县石湖区后马场乡徐祠村前马场圩子人。 民国6 年(1917 年),徐介藩由私塾转入固镇高等小学就读。他聪明好学,胸怀大志,常说:“班超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令人仰慕,我必步其后尘!”民国8 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组织高年级学生积极响应,...[详细]
许卜五(1904~1983年) 许卜五,河北深泽人。民国11年(1922年)入学保定育德中学。民国13年曾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参加中国国民党,以保定市的代表出席国民党河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赴广州农-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分配到国民党河北省党部任深泽县指导员,...[详细]
熊梦(1902~1983),字今生,熊冲之胞弟,幼聪慧,总角时,尽通经史百家,众皆以翰苑而许之。后入北京朝阳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转入北大国学研究所。民国—18年任国民党中央党部训练部-,负责编审全国大专院校有关社会科学教科书。民国20年,留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国民党中...[详细]
谢玉元(1906-I983) 谢玉元,小塘乡大庙边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生。中共党员。 15岁即开始学木匠,专攻花凿,勤学苦练,技术精湛,风格典雅,毕生从事雕塑,以是技冠一时。 30年代,谢玉元就业于武冈,他雕刻的宁波床、花板床,制作精巧,工艺超群。武冈县木货街36家木业铺...[详细]
谢德龙(1900--1983),乳名森娃子。碗碗腔名老艺渭南市临渭区交斜美王宫庄人。曾任西安市皮影社兰,西安市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理事,旨省戏曲剧院、省广播电台文工团碗碗腔艺术顾问。 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只读过三年私塾。17岁就跟本地苟家村孙子录、庄庄子二人学唱碗碗腔皮影戏...[详细]
萧鑑秋(1890-1983),名光炯,萧竹雯长子。湖南高等工业学堂毕业,在湘雅医院从事土建工作。后调江西矿山勘测,深得江西政务委员会主任姜济寰的器重。五四运动后,国人掀起赴法勤工俭学热潮。萧鑑秋由姜济寰担保,从上海赴法。与徐特立、蔡和森等同学,并与蔡同宿舍。不久在一家法国建筑公司任测量制图工作,...[详细]
筱湘麟 (1922—1983) 女,演员。原名邢湘珠。浙江嵊县沃基村人。1930年,与胞姐邢湘麟同入霓裳仙云科班学戏,工老生。1934年,参加姚水娟领衔的戏班,演出于绍兴、宁波、杭州一带。1936年在宁波与赵瑞花同台演出。1938年至1944年,与范瑞娟、竺素娥同班在上海演出。1945年,与王文...[详细]
吴盛端(1920~1983) 别名开享,红星乡古洋寨人,少时家贫理发为生。1942年春,他在岭路一带理发,经中共地下党员饶刚生介绍加入闽中游击队,任省委机关交通员。1943年,省委派他开辟从闽北、古田经闽清到永泰的地下交通线。经上级批准,他在闽清六都洪安黄炳顺家建立第一个地下交通站。次年正月...[详细]
吴立兴(1909~1983)金寨县果子园佛元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2 岁丧父,8 岁丧母,靠帮人做零工维持生活。民国17 年(1928 年)加入少先队和反帝大同盟。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4 年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分区副政委、南充军分区司令员、政委...[详细]
王竹溪(1911年6月7日—1983年1月30日),出生于湖北公安。物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王竹溪,名治淇,号竹溪,湖北公安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和祖父都是清末秀才。他幼年在家乡曾先后随其舅父及长兄治昆...[详细]
王志发(1919~1983) 本县鲁桥镇人。少年时期读过几年私塾,后因家贫失学,到三原县城学印刷(徒工)。建国后,他满怀穷人当家作主的豪情壮志,夜以继日地积极工作。195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村农会主任,高级社主任,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乡、县人民代表,陕西省第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详细]
王玉珊(1929--1983),字寿堂,生于1929年,富平县齐村乡杨王村人,中宾毙员,1950年富平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县文化馆工作,1953年调富平剧团,先后担任宣教股长、副团长、团长。l962年被选送到省文化局戏剧创作研究班进修,l965年回县继续在团工作,长期在专区戏管会搞创作。“文革”后...[详细]
张其濬(1900~1983),字文渊,界首市徐寨乡巴庄村人。兄弟4 人,张其濬排行第三。 民国3 年(1914 年)考入上海震旦大学,民国8 年因参加“五四”运动被校方开除,中途辍学。民国10 年赴法国留学获得巴黎大学物理硕士学位,又转入巴黎高等无线电学校,后在巴黎SFR 无线电公司任职,获...[详细]
田益荣(1913--1983),富平县曹村田家堡人。时就喜爱戏剧,和家乡阿宫皮影签手王三元友谊深。时还给王帮档演出。“九·一八”事变后,他在西宝义演、募捐,以资助抗日。“双十二”事变后,他在豸织抗日救国会,担任宣传部长和主任等职,不久,刍军团途经本乡前往陕北,他即参军投身民族革命I 1937年,...[详细]
苏新民(1900~1983) ,字炎辉,小名炳生。灵川镇塘头村人。出身于书宦家庭。8岁就 读于临桂县立两等小学堂。“每见臬台出衙之威仪,因起他日做官的念头”。 (引自苏新民 《自传》) 民国10年(1921)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后因父病辍学回家。14年起,先后考入西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