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宿迁市>

孙叔平

[公元1905年-1983年]

孙叔平为[公元1905年-1983年]

  孙叔平(1905~1983),又名颛孙钧、颛孙叔陶、孙劲秋,萧县王寨镇孙小庄人。幼读私塾,民国8 年(1919 年)入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江苏第二中学,民国15 年又以同等学历考入武昌大学。在大革命0中,他拥护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积极参加革命宣传,“七·一五”事变后,回到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17 年,孙叔平任中共萧县第一届委员会书记。次年2 月以后,曾任中共睢宁县特别支部书记、县委书记,中共徐州特委书记等职。民国22 年7 月被捕,民国24 年出狱后,到丰县中学任教。在学校里,他阅读了一些英译本马克思著作,并自学德语,阅读马克思德文原著。民国27 年萧县沦陷后,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动员民众参加抗日。同年,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他任-科科长。曾自编一至六年级教材,编写《抗日农-动讲话》,对恢复教育事业、动员群众抗日起了重要作用。
  民国29 年4 月,孙叔平调到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任训练部长,他除负责行政工作外,还负责向全校师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抗战胜利后,他被调到淮北做整编地方部队工作,后任华中建设大学教育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纵队特种科学校副校长、校长。渡江战役后,他随军进驻南京,任南京军管会高教处副处长、南京市教育局长兼文教委员会主任。他经常为全市干部、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1951 年,他作为军代表进驻南京大学。次年进行了院系调整,他任党委书记兼副校长。他很重视对全校师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亲自承担讲课任务,先后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讲课生动活泼,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深受欢迎。师生们公认孙叔平是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老师。
  1958 年,孙叔平创办了哲学社会科学刊物《江海学刊》,并任主编,亲自审阅来稿,进行修改,有时亲自撰写文章。这时出现的许多“新”观点,与他平日所学大相径庭,他就着力于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先后用孙叔平以及苏平、秋阳、秋萍、江枫、海英、海风、江海文、杜致远、包政哲等笔名发表20 余篇论文。他在主编《江海学刊》之余,整理出版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讲义,定名《历史唯物主义纲要》。
  1959 年11 月,孙叔平调离南京大学,筹建江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担任所长。由于专业人员缺乏,他招来一批年轻人,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骨干力量。同时主编了《辩证唯物主义纲要》。1961 年,他调到上海,主持编写了供华东地区高校使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次年,整理出版了他的政治经济学讲义的资本主义部分,定名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此后,他开始研究中国哲学史,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用了4 年的时间,阅读了从孔子到孙中山近百个中国哲学家的原著,编出先秦、西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7 册《中国哲学家论点汇编》。正在准备写作《中国哲学史稿》时,“文革”开始了,他的研究工作-中断。
  1974 年,孙叔平从“干校”回到家中,利用“靠边”的机会,开始了《中国哲学史稿》的写作,他不理睬什么“评法批儒”、批宋江的恶浪,用大约3 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部近百万字的初稿。粉碎“-”之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全国学术界的重视,教育部选为大学文科教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孙叔平被选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江苏社会科 合会副主席、江苏哲学学会会长。他在全国学术界、理论界有着广泛影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顾问、全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国无神论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哲学系主任、教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不顾年老多病,积极参加领导学术活动,为推动我国学术研究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地努力,为国家培养7 名硕士研究生和2 名博士研究生。
  孙叔平的晚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医院里度过的,他多次不顾医生的劝阻出院工作,终因工作劳累,心脏病突然发作,于1983 年10 月24 日病逝。
经历历史事件:

渡江战役 (公元1949年)
相关院校:
南京大学

  同年(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
韦丛芜 (1905~1978) 安徽省六安叶集区
杨德翘 (1905~1969) 安徽省蚌埠五河县
戴锦荪 (1905~1980)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
毛汶 (1905~1989)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周熙良 (1905~1984) 安徽省池州东至县
+ 更多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
柯象峰 (1900~1983) 安徽省池州贵池
金悫 (1899~1983) 安徽省滁州
陈学孟 (1896~1983) 安徽省滁州凤阳
江绍原 (1898~1983)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
韩景玉 (1908~1983)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
程开贵 (1903~1983)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
+ 更多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