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咸阳市> 三原人物

王志发

[公元1919年-1983年]

王志发为[公元1919年-1983年]

  王志发(1919~1983)
  本县鲁桥镇人。少年时期读过几年私塾,后因家贫失学,到三原县城学印刷(徒工)。建国后,他满怀穷人当家作主的豪情壮志,夜以继日地积极工作。195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村农会主任,高级社主任,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乡、县人民代表,陕西省第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公社党委委员,县委委员以及三原县农业机械局副局长等职。1956年任鲁五农业社主任、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干部群众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壮大集体经济,使鲁五大队多年来成为三原农业战线先进单位。1964年开展“农业学大寨”以后,鲁五大队的粮棉产量连年稳产高产,粮食五年跨“长江2,三年过千斤;棉花三年上“钢要”,两年过百斤。1973年粮食亩产1407斤,棉花亩产122.5斤,向国家交售公购粮28万斤。“四旁”植树、养猪都达到先进水平,多种经营当年户均收入95元,集体积累逐年增加,被评为地、县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王志发任职期间,艰苦奋斗,廉洁勤政,关心群众,经常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依靠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率先于60年代在大队搞起居民点建设,改善了社员居住条件;很重视教育事业,多方奔走,将一个原来只有一二年级的小学,升格为具有较好校舍的完全小学;克服困难,想方设法为全村群众通了自来水;严以律己,不谋私利,连老伴拣拾的2斤籽棉,也让交给集体。他患有气管炎,仍坚持下地干活,每年在生产队和自己种的试验田里实做工日一百七八十个,超过定额。他关心群众生活,经常访贫问苦,看望“五保户”,照顾困难户。1962年经济困难时期,他拿出当时仅有的90元钱帮助生活困难的社员,并动员群众互助互借,共渡难关。王多年从不为自己或子女、亲朋谋私,一家8口一直住在6间土木结构的小屋里;从未向组织或集体说过要解决个人问题,直到弥留之际,还要求火葬,丧事从简。多年来,王志发先后受到公社、县、地、省党政领导机关多次表彰奖励,1974年和1982年先后获县、省“劳动模范”称号。
同年(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