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六安市> 金寨人物

徐立清

[公元1910年-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徐立清为[公元1910年-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徐立清
  徐立清(1910~1983),原名徐映清,金寨县斑竹园镇人,童年读过3 年私塾。民国16 年(1927 年)5 月参加农民协会,民国18 年参加红军,次年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徐立清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先后任红三十二师政治部干事、科长、团政治处主任,红十二师政治部主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政委。在鄂豫皖苏区,参加了粉碎国民党军队“三次会剿”和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民国21 年10 月,随红四方面-移进至川陕。在开辟川陕革0据地的斗争中,参加了粉碎四川军阀田颂尧、刘湘等对川陕革0据地的“三路围攻”、“六路围攻”等战役和战斗。民国24 年5 月参加了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曾三次过雪山草地。长征途中,战斗频繁、环境险恶、伤病员多、缺医少药,作为方面军总医院政委,在治疗和保护伤病员等方面,他都能完成任务。
  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张国焘制造0,另立中央。在这大是大非面前,徐立清的态度明朗,他认为都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部队,团结总比0好。他对红一方面军留下的干部和伤病员一视同仁。徐立清为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完成北上会师任务,做出了积极贡献。毛泽东后来对安子文讲:“徐立清是红四方面军拥护党中央、反对张国焘、有政治头脑、经过长期考验的优秀干部。”民国26 年3 月,奋战在河南走廊的西路军失败,在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他临危受命,带领千余名伤病员在祁连山一带伪装作战部队,并有意识地暴露自己吸引国民党军队,和敌人巧妙周旋,完成了掩护主力突围的任务。
  “七七”事变后,徐立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组织部长和冀南东进纵队政委。9月东渡黄河,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民国27 年4 月,参加粉碎日寇对晋东南地区的“九路围攻”,为开辟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接着,率东进纵队向冀南进军,发动群众粉碎了日军对冀南地区的“扫荡”,巩固了冀南敌后抗日根据地。民国29 年6 月,他入延安军政学院、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任陕甘宁边区新四旅政委,担负着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任务。他在保卫延安战役中,战功卓著,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抗日战争后期,在爷台山反击战中他率新四旅主攻,粉碎了国民党军妄图夺占关中、钳制陕甘宁边区八路军的阴谋。
  在解放战争中,他任陕甘宁边区联防军政治部主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二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民国36 年3 月,参加了延安保卫战,于羊马河伏击战中,歼灭国民党军一三五师。同年8 月为配合陈(赓)谢(富治)大军南渡黄河,出击陇海铁路西段,参加沙家店战役,歼灭胡宗南三十六师全部。9月,参加岔口追击战,击溃南撤之国民党军第一、第二十九2 个军。10 月参加延清战役,迫使胡宗南部放弃延安以北各据点南逃。12 月下旬参加解放运城战役。民国37 年2 月,以围点打援的战术,在瓦子街截歼由洛川东援的国民党军刘戡部,解放了宜川,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北战场的局面。4 月,在西府战役中,遭遇胡(宗南)马(继援)国民党军的前后夹击,情况十分危急。他又一次临危受命,率部掩护野战军总部机关和兄弟部队脱离险境。而他所带的部队陷入重围,仍坚持战斗,直到胜利完成任务。在西北野战军召开的土桥会议上,彭德怀司令员表扬了徐立清临危顾大局、挺身入险境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民国38 年,西北野战军整编为第一野战军,徐立清被任命为第二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他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政委王世泰率第二兵团参加了扶眉战役,此后同第十九兵团一起追击千里,歼敌万余,迫敌马步芳、马鸿逵部败退陇中。8 月,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第一野战军发动了兰州战役,集中第一、第二和第十九兵团8 个军,围歼国民党军马步芳部。8 月26 日,兰州解放。第二兵团随即遵照彭德怀司令员的命令,沿兰新公路西进,9 月21 日与北越祁连山的第一兵团会师于张掖,彻底摧毁了在西北盘踞了80 多年的马家封建世袭统治。
  民国38 年9 月,徐立清调任第一兵团政委,进军新疆。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成立时,-任书记,徐立清任副书记。成立新疆军区时,徐立清兼任军区政治部主任。他为和平解放新疆、平定叛乱、恢复生产、清除长期受反动统治而造成的民族隔阂、建立新的政权、改造起义部队、建设新疆立下了功劳。
  建国后,徐立清任-总干部部副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分管全军干部任免和组织调配等工作。根据军委总部机构组建的需要,从1950 年到1954 年的4 年里,徐立清积极参与领导了从全军选调近3 万名军事、政治、后勤和技术干部,逐步建立、健全和加强了总参谋部、训练总监部、总政治部、总干部部、武装力量监察部、总后勤部、总财务部、总军械部,同时调配了近20 万名干部组建了海军、空军、防空军、公安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铁道兵等军兵种,以及民航局、气象局、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军事工程学院等领导机构。人民解放军由单一的步兵,走向诸军兵种合成的军队,完成了重大的历史转变。在加强军队建设的同时,总干部部向地方输送了80 多万名干部。
  1951 年,在罗荣桓部长的领导下,徐立清参加领导制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各级干部管理部门工作职责(草案)》、《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任免暂行办法》、《关于评级工作指示》、《关于干部保健暂行规定》、《关于若干计算军龄问题的规定》、《关于处理部队中老弱残人员的指示》、《关于复员工作的指示》等,徐立清领导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在徐立清精心组织之下,军官服役制度、军衔制度、勋奖章制度和薪金制度得以在全军顺利实施,从而较好地奠定了军队组织建设制度化的基础,有力地推动了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的建设。
  徐立清心底无私、淡泊名利,他是全军唯一的一名正兵团级干部自己要求不授上将军衔的人。在1955 年评定军衔时,以自己主管干部授衔工作和便于向干部做工作为理由,请求不要授予他上将军衔,最后毛泽东主席批准授中将军衔,并说他是“好同志、好领导”。他这种高尚的情操,在广大干部中传为佳话。
  在“0”中,徐立清身受林彪、--集团的残酷-,仍坚持原则,竭力保护干部。1973 年恢复工作后,任济南军区政委,1975 年9 月任总政治部副主任,1980 年1 月任成都军区政委,6 月任成都军区第一政委。
  徐立清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七大、八大、十一大、十二大代表、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1977 年选为-委员。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常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各1 枚。
  1983 年1 月6 日,病逝于北京。

  斑竹园镇 斑竹园镇位于鄂、皖两省交界的历史名关??长岭关脚下,全镇面积148.1平方公里15个行政村、1个街道、181个村民组,5777户,20936人,其中:农业人口18570人。   这里是一个山区重镇,210省道贯穿全镇,距省城合肥和华中重镇武汉均为230公里,距“京九”铁路麻城站和县城梅山均为85公里,即将开工的沪汉蓉铁路及合武高速公路公路穿境而过,而且分…… 详细++   徐立清相关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第一届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刘奎 (1910~1979)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
徐百川 (1910~1931) 安徽省合肥长丰县
曹云露 (1910~1939) 安徽省淮南寿县
卜万科 (1910~1969)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曾宪池 (1910~1988)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 更多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
刘健挺 (1909~1983)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安徽省六安霍山县
赵一鸣 (1908~1983) 安徽省宿州埇桥区
张如屏 (1907~1983) 安徽省合肥长丰县
倪则耕 (1911~1983) 安徽省安庆望江
徐介藩 (1901~1983)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安徽省蚌埠固镇县
张其濬 (1900~1983) 安徽省阜阳界首
+ 更多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